阮 銘
(續上期)
那次學運避免了流血,是由於胡耀邦採取了最後措施。那時鄧小平說:「誰敢到天安門廣場,來一個抓一個!」一九八七元旦公安部門抓了到天安門廣場的學生,當晚學生又冒大雪進入天安門廣場要求放人;公安部門迅速釋放被捕學生,把遊行的學生也用卡車送回學校,使事態得以和平結束。
胡耀邦做完這最後一件事,第二天(一月二日)寫信給鄧小平提出辭職。
鄧交權紫陽是權宜之計
一九八七年一月四日,鄧小平忘了是星期日。一早起來,催子女去上班,子女說星期天不上班。原來鄧小平要召開秘密會議,請來了趙紫陽、薄一波、楊尚昆、王震、彭真,決定要胡耀邦下台。
那就是所謂「中央政治局常委決定」。實際上只有鄧小平、趙紫陽兩名常委出席。胡耀邦未被通知開會,陳雲、李先念未出席。事先鄧小平曾派楊尚昆坐軍機冒著大霧飛到上海接李先念回來開會,李先念拒絕,對楊尚昆說:「急急忙忙幹什麼?耀邦可是個陽人啊。」(指胡耀邦不搞陰謀,那麼誰在搞陰謀呢?)
胡耀邦的職務是中央委員會選舉的。鄧小平既不開中央全會,也不援華國鋒的先例,開政治局全體會議討論。華國鋒辭職時,中央政治局於一九八○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二月五日連續開九次會議討論,作出三項決議:
(一) 向六中全會建議,同意華國鋒同志辭去中央主席、軍委主席的職務。
(二) 向六中全會建議,選舉胡耀邦同志為中央委員會主席、鄧小平同志為軍委主席。
(三) 在六中全會前,暫由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中央常委的工作,由鄧小平主持中央軍委工作,都不用正式名義。
在通過三項決議時,華國鋒也舉手同意。政治局會議還決定,當需要時,仍由華國鋒以正式名義接見外賓。
非法倒胡的「生活會」
這回鄧小平卻完全不顧正當程序,只是找幾個親信老人到家裡,就決定胡耀邦下台,由他指定趙紫陽、薄一波、楊尚昆、萬里、胡啟立組成「五人小組」,召開「生活會」解決胡耀邦問題。
所謂「生活會」,就是對胡耀邦的批鬥會。事先由薄一波、楊尚昆佈置了一幫打手,如鄧力群、胡喬木、姚依林、余秋里、王鶴壽等,在會上作批鬥發言。
據鄧力群說,會前薄一波、楊尚昆把他找去,說學生鬧事,是胡耀邦的錯誤引起的惡果,中央要開一個「生活會」。要鄧力群準備一個揭發胡耀邦的發言。鄧力群說:「更多的事情胡喬木知道。」薄一波、楊尚昆說:「他是他,你是你,我們找你,是要你做好準備,講你知道的事」。
「生活會」就是這樣準備的。不是政治局委員的,有備而來,充當打手。而政治局委員如習仲勳,事先一無所知,只通知他來開會,不知道開什麼會。習仲勳一進會場,看到這麼一副架勢,就質問:「這樣的會為什麼事先不告知?」其實只是不告知習仲勳這樣的政治局委員而已,習仲勳不但是政治局委員,而且是書記處常務書記,人又在北京。開這樣的會,瞞著習仲勳似乎太荒唐了,只好通知他來。習仲勳又是個正直的人,佈置打手之類的骯髒勾當不能讓他知道,所以就出現這個場面。
打手們有備而來。余秋里開頭炮,罵了胡耀邦半小時,內容空洞無物。接著鄧力群講了兩個半天,六大罪狀,洋洋數萬言,都是老一套黨八股。然後是姚依林講經濟問題的長篇發言,批判胡耀邦不懂經濟,又不好好學習陳雲經濟思想;歷數胡耀邦搞高指標、高速度、高消費的錯誤,給下面製造壓力,造成經濟混亂。王鶴壽則負有特殊使命,會後到胡耀邦家裡「摸態度」。
王鶴壽在延安時期同胡耀邦、陶鑄關係好,人稱「桃園三結義」。但王鶴壽沒有胡耀邦、陶鑄那種正直性格,是個小人,早在一九八三年「倒胡打周」時就被鄧力群他們拉過去了。胡耀邦卻渾然不覺,王鶴壽來時,說了些心裡話,被王鶴壽在會上端了出來。王鶴壽說:「胡耀邦目無中央,鄧小平、陳雲說了要開除方勵之、王若望,陳雲說了要處理福建假藥案,胡耀邦都頂著不辦。我去看他時,還說沒想到要把他搞倒搞臭,很傷心。說明胡耀邦態度不端正。」
紫陽發言尖銳 耀邦痛哭失聲
趙紫陽的發言雖不長,但最尖銳。他說:
「耀邦喜歡標新立異,喜歡一鳴驚人,不受組織約束。現在老人還在,你就這樣。將來氣候變了,你的權威更高了,可能成為大問題。我過去也想過,雖然我們現在合作得很好,將來到了這種情況能否合作得好,就很難說了。劉賓雁、王若望這些人那麼狂妄,你胡耀邦為什麼對這些人這麼寬容,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另有一種可能,是你要在國內、國外維持開明的形象。反正黨的格局已經定了,小平同志今年八十三了,現在如果你還不能自由行動的話,將來你是可以自由行動的。他們將來有你這個靠山,不要緊。即使你現在還不能完全保護他們,他們寄希望於你。」
趙紫陽又說到一九八四年他給鄧小平寫的一封信,希望鄧小平和陳雲健在時,認真解決黨中央一級的民主集中制問題,趙紫陽說,「當時就已感覺到,胡耀邦不遵守紀律,等到格局一變,小平、陳雲不在了,黨內老人不在了,我們兩個無法共事下去,那時就要辭職了。耀邦同志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今天黨內很多老同志都在的情況下,他還這樣不遵守紀律;等以後不在了,誰也沒有辦法。現在還不能完全自由行動,對小平、陳雲主要是小平同志這裡不能不有所考慮。一旦情況變了,可以自由行動,不受任何約束」。
趙紫陽的話厲害在哪裡?在一般人眼中,胡耀邦為人直率,不弄權謀。照李先念的說法:「耀邦可是個陽人啊。」但按趙紫陽的說法,胡耀邦是別有用心,對人寬容,在國內、國外維持開明形象,是在積累實力,圖謀將來老人不在了,自己不受任何約束自由行動。那不就是做獨裁者嗎?那時趙紫陽就只有辭職了。這種說法最能打動老人猜忌之心,也最讓胡耀邦傷透了心。那天(一月十五日)開完會,胡耀邦走出會場,坐倒在台階上痛哭失聲。
第二天,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鄧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鄧小平說:「今天的會,耀邦不便主持,我主持。會議就是通過《公報》,其他事都不談,到會的顧問委員可以舉手。」這就是說,「生活會」已批鬥結束,政治局無需再討論,政治局委員們跟著老人(如主持「生活會」的薄一波,不是政治局委員,連中央委員都不是)舉手通過胡耀邦辭職下台的《公報》就是。所謂「公報」,就是宣佈「會議一致同意胡耀邦辭去黨中央總書記職務」。當天在中央電視台向全國公告。
倒胡《公報》遭強烈抗議質問
一九八七年胡耀邦下台,比一九七六年鄧小平下台在國內外產生的衝擊更大。因為鄧小平下台時的中國是封閉的,胡耀邦下台時的中國已經開放。就在通過《公報》的第三天(一月十九日),留學美國的一千名學生和學者共同簽署《致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信》,在海外各大媒體發表。《公開信》指出:
「胡耀邦為思想解放運動,平反?假錯案,開拓改革局面,以及在思想文化領域創造寬鬆氣氛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去職將極大地損傷全國人民進行改革與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使我們感到震驚和不安。我們認為,近來事態的發展,是與三中全會以來的基本國策背道而馳的,並使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等權利受到嚴重侵犯,發展下去會斷送我國的經濟、政治改革。我們強烈期望黨和政府堅持改革,反對倒退,堅持民主法治,反對以言治罪。出於對祖國的責任感,我們認為不能不向中央和國務院表達我們的心聲。」
黨內反應同樣強烈,紛紛質問:「十三大就要召?,中央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要用這種方式倒胡?」中央無法應付,薄一波就讓胡喬木、鄧力群趕快炮製材料,把「生活會」上的批鬥發言拼湊成胡耀邦的「十個問題」作為「中央文件」下發。因為內容空洞無說服力,自三月至五月又陸續發下去五個「補充材料」,仍無補於事。黨內各系統的傳達內容,口徑也不一致。楊尚昆在軍隊的傳達最出格,竟把胡耀邦說成向鄧小平「搶班奪權」,比喻成同林彪一樣。楊尚昆的講話稿曾印發軍隊高級幹部,因毫無事實根據,影響極壞,被迫立刻收回銷毀。
毛鄧交班結局不同
鄧小平怎麼辦?
以毛為師,毛規鄧隨。一九七六年毛澤東廢黜鄧小平,不把權力交給虎視眈眈、等著掌權的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們,卻交給了華國鋒。因為毛了解江青他們只會鬥爭別人,治不了國。
一九八七年鄧小平廢黜胡耀邦,也不把權力交給虎視眈眈、等著掌權的胡喬木、鄧力群、王震們。那時王震赤裸裸對鄧力群說:「我這個人就要掌權,就是要權啊!沒權你就什麼事情也辦不了!」
但鄧小平看他們,正像毛澤東看江青他們一樣,靠他們批鬥別人行,靠他們掌權治國卻不放心。對胡喬木,當年胡耀邦提名他當宣傳部長接替了張平化,鄧小平都不同意,鄧小平說:胡喬木是軟骨頭,又無行政能力,只是一枝筆。對鄧力群,鄧小平認為他只有四項原則、沒有改革開放,把國家的政策方向往「左」拉,當然不能讓他治國。至於王震,只是「一門炮」,在倒胡打周時放放炮而已。對這些幫他倒胡打周、渴望權力的「功臣們」,鄧小平並未論功行賞,卻把權力交給了趙紫陽。這是鄧小平無可選擇的選擇,是一種權宜之計,同當年毛澤東把權力交給華國鋒時差不多。因為在鄧小平當時的視野裡,胡啟立、喬石、李鵬這些「第三代」,似乎還不夠做「核心」的條件,那就只能交給趙紫陽作為過渡了。
然而毛澤東和鄧小平兩人交班的結局不同。
一九七六年,八十三歲的毛澤東廢黜了七十二歲的鄧小平。十一年後,一九八七年,八十三歲的鄧小平也廢黜了七十二歲的胡耀邦(鄧比毛小十一歲,胡比鄧也小十一歲)。
毛在把權力交給華國鋒後說過那樣一段話:「和平交不成就動盪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毛澤東不會料到:他去世後不到一個月,「華主席一舉粉碎四人幫」,兩年後又把權力和平交給被他兩度廢黜了的鄧小平,都沒有「血雨腥風」。
而鄧小平呢?被他廢黜的中國理想主義領導人胡耀邦兩年後先他而去。鄧小平在胡耀邦去世後掀起一場震驚世界的「血雨腥風」,一以抵擋住逼近中國的「國際大氣候」第三波全球民主化浪潮,二以消滅天安門廣場的「中國小氣候」學生民主運動。
在這場「血雨腥風」中,鄧小平廢黜了他的第二個接班人趙紫陽,從此把中國的改革開放同國際國內的自由民主潮流徹底拉開,在毛澤東封閉式共產奴役制度的原有基礎之上,建構成他的開放式共產奴役制度的鄧小平帝國。
這就是中國人民的命運悲劇。
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