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





西元1912年1月1日,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誕生」。

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倡革命,集結愛國志士作為國民革命的先鋒。先後歷經廣州、惠州、欽廉、河口等地之起義,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成功後,各省紛紛響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光復了十五省,滿清政府深知大勢已去,宣布退位。

辛亥革命成功後,黎元洪以湖北軍政府都督的名義和以上海都督陳其美、江蘇都督程德全為代表的上海集團,展開了籌組中央政府的活動。11月,向獨立各省發出通電,邀請各省速派代表到武昌開會,商組中央政府事宜。11月30日各省代表在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召開第一次會議,商議組織臨時中央政府,推譚人鳳為議長。12月2日,決定先制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雷奮、馬君武、王正廷為組織大綱起草員。12月3日,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分三章共二十一條,並即日由全體省代表簽名宣佈。同時決定以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確定臨時政府為總統制共和政府,同時公推黃興為大元帥,暫代國家事務。

12月11日,各省代表在南京,繼續商討建立中央政府。12月14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根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總統,後來代表獲悉袁世凱贊成共和,決定暫緩選舉臨時總統。

12月25日,孫中山從法國馬賽回國抵達上海。孫中山由於有着比較高的威望,受到許多革命團體的支持,成為眾望所歸的總統人選。12月28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預備會。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召開選舉臨時大總統會。臨時大總統根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一條:「臨時大總統,由各省都督代表選舉之;以得票滿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者為當選。代表投票權,每省以一票為限。」選出。參加選舉的有直隸、奉天、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十七省代表四十五人,孫中山獲得十七張有效票的十六票,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遂於次年(西元一九一二年)元旦正式就職,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宣佈中華民國成立,並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在「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書」中強調「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同時公佈依據各省代表會改正朔用陽曆之決議,以黃帝紀元4609年11月13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月元日,通令採用陽曆,並定這一天為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

1月3日,各省代表會議推選黎元洪任臨時副總統,並通過了孫中山提出的臨時政府各部總長、次長名單,正式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下設十個部,陸軍部總長黃興,海軍部總長黃鐘瑛,外交部總長王寵惠,司法部總長伍廷芳,財政部總長陳錦濤,內務部總長程德全,教育部總長蔡元培,實業部總長張謇,交通部總長湯壽潛,參謀本部縂長黃興。此外,總統府秘書長胡漢民,法制局長宋教仁,印鑄局長黃復生。1月11日,各省代表會議通過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為綱領,以南京為臨時首都,以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象徵五族共和之意。1月28日各省代表會議成立臨時參議院,各省代表會為任參議員,推林森、陳陶遺任正副議長。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簽署並公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912年(民國元年) 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總統府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大總統誓言

中華民國大總統宣言書

位於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府

南京臨時大總統辦公室

臨時政府公佈第一號

1912年1月,國父在總統府辦公室前留影

1912年1月28日,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在南京成立

國父與內閣成員合照

國父與總統府職員合照

1912年2月5日國父召開內閣會議時留影

在臨時大總統府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