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星期一

國號的由來

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的由來,與孫中山先生推動的建國運動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國父在法國組織同盟會分會時攝影於巴黎

中國同盟會誓詞(國父墨跡)

光緒二十九年(一九O三年),孫中山先生成立興中有組織投入革命運動已有八年之久,而當時留學歐洲的中國學生也有許多人響應革命運動,他們籌措旅費邀請孫中山先生前去共商革命計策,於是中山先生在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冬天乘船抵達倫敦,並於英國、比利時、德國、法國等地留下為革命事業奔走的足跡。   

  清光緒三十一年(一九O五年)夏天,孫中山先生自歐洲返回日本,鑑於世界各地革命思潮漸漸浮現,他體認到必須有一個完整的革命組織,才能將所有的革命力量匯整聚集。因此與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留日學生努力奔走,於同年八月二十日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並以中山先生為總理。

國父在法國組織同盟會分會時攝影於巴黎
  此後,在革命黨人的努力下,不論海外亦或中國境內的各省各地,都有許多充滿建國良知與熱情的民0眾參與此一組織,並快速地在各地建立分會,參加者無不以推翻滿清政權,建立民主共和為目標而努力!這使中國同盟會不再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小團體,而成為一個有嚴謹組織的革命團體。

  而同盟會的入會誓言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其中亦蘊涵了三民主義的概念。因此第二年,革命黨人在訂定革命方略、軍政府組織以及未來的民主共和國國號時,在章太炎先生的建議下通過以中華民國為國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