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

什麼是中華民族?

論中華民族之構成

陳致平



編者按:1949年之後,凡馬列中國出版的任何一部社會科學著作,無不要以馬列為指導思想,無不要用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及理論,來分析、論證、臧否和批判所有門類的社會科學。專制的中國馬列子孫們,不僅強求一切思想理論必須以馬列為根據,而且,為了論證馬列「空前絕後的歷史科學性和政治科學性」,對一切不符合馬列者,都要削足適履,直至推翻編造。如是,一部中國歷史,這個號稱擁有著五千年文明的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及其發展,也就必須符合馬列的歷史觀和政治觀,凡有不符合的,共產黨就一定要他的御用學者們精心地予以扭曲和竄改。

正因為如此,近年來由北京師範大學著名歷史學教授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二十二卷本《中國通史》,同樣令人不忍卒讀。一部上千萬字的《中國通史》》,雖然規模空前,其中為馬列而貶抑和歪曲我們民族歷史的地方,可謂隨處可見。特別是以馬列之論,代中國之史,使中華民族一部五千年的文明記錄,不僅成了對馬列思想的證明,而且成了馬列思想的「產物」。其荒唐雖不待言,其無奈亦可以想見。

為此,本刊自近期起,已經在有心地選取我大中華民國時代一些優秀前輩歷史學者們的著作予以發表。因為,這些學者,既不根據任何洋教、邪教思想理論來「治史」,更不是為了證明任何洋人思想理論的偉大、光榮和正確;他們傳承的是我們民族自己治史的長處,借鑑的是近代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好方法;因此,他們才能夠真實地、客觀地記述我們民族的歷史;他們的著作,也才可能成為中華民族的「信史」。我們如此做法,目的,就是要對我們自己和祖國的新一代讀者進行必要的啟蒙,不僅意在養成一種正確的和科學的學習研究方法,而且志在傳承我們民族的香火,繼承我們民族的好文化,和徹底地清除馬列思想及文化對我們幾代中華兒女的毒害和毒化。也好為「驅除馬列、還我中華」盡一份心,盡一份責。





正文:



第一個階段:先秦時期



我們中華民族,是自古以來搏合了許許多多民族而構成的一個龐大的民族。它本身雖然不是一個單純的民族,但以一個主要民族為其中心,而同化其他民族,遂形成一種「單元型的多元民族」。這個中心民族,在先秦上古時期,稱為夏族或華族,秦漢以後則稱為漢族。

華夏的名稱,見諸經傳,由來巳久①。華夏民族,在周朝代表夏商周三個氏族,與其他古氏族搏合的結果,而以周人為其中心的中原氏族。這些氏族原非單純,故亦可稱為「諸夏」。這諸夏搏合的詳細情形,因為上古史料不足,我們難以確知。至於諸夏以外的民族,古所謂「夷狄」,見於古籍傳說的,其名稱繁多,主要的有:苗、蠻、黎、荊、舒、淮夷、徐戎、崐夷、萊夷、和夷、島夷、百越、巴、蜀、庸、盧、微、茅、彭、氐、羌、濮、西戎、驪戎、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北戎、山戎、鬼方、玁狁(或獯鬻)、赤狄、白狄、義渠、林胡、樓煩等。這些夷狄的服飾語言風俗習慣,都和中原的華夏民族不同。住在北方邊疆的戎狄,大郡都被發袴褶,遊牧騎射,住在東南濱海的夷越,大都斷發文身,江南山地的民族,語言雜異,所謂「南蠻鴃舌」④。近代史學家梁任公先生,所著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除中原諸夏外,將先秦之夷狄民族,分為七組如下:

甲、荊吳組:包括荊、舒、吳等長江下游民族,散佈於今湖北省到安徽江蘇一帶。

乙、東夷組:包括散佈在淮水流域的徐戎淮夷,與散佈在山東半島的嵎夷、萊夷、島夷等,古代統稱東夷。

丙、苗蠻組:包括苗、巒、黎、濮等,所有長江中上游今湘桂川黔一帶緣江盤山的民族,其中不乏原始的中國民族。

丁、百越組:古所謂百越,其範圍甚大,從今之浙江福建,緣海到兩廣越北一帶,皆為越地,其地種族繁多,故稱百越。

戊、氐羌組:古所謂氏羌,其範圍也很廣,凡西方的民族,如古巴蜀庸盧與西戎驪戎義渠,都屬於羌系統。

己、群狄組:群狄包括所有的北方民族,其種族繁多,散佈在今河北山西陝西一帶,並深入河南境內,如北戊(即山戎)、犬戎、伊雒之戎,與赤狄白狄,及古代的鬼方(商代時)玁狁(西周時)和戰國時的林胡樓煩等。

庚、群貊組:極東北方民族,古稱穢貊,即東胡種人,散佈於遼東及今河北省的東北部,其名稱偶兄經傳,先秦時與中國接觸甚少。

以上七組所謂夷狄民族,在春秋戰國時,除了群貊之外,都和中原的華夏民族,發生了廣泛的接觸和交流。春秋時北方的晉國,與戰國時北方的燕趙兩國,都徵服與兼併了許多狄人的部族國家,並與狄人通婚姻⑤。東方的齊魯則完全徵服並同化了東夷民族。西方的秦國,其本身原是個戎夏混合的民族,從秦穆公霸西戎,到秦王政時止,完全徵服了西戎,與巴蜀一帶的氐羌。楚人原本是個附庸的南蠻之邦,在春秋時,崛起於南方,加入夏人集團。到戰國時席捲了長江流域,把荊吳苗蠻與百越的地方都收入版圖。春秋的吳國雖傅稱為太伯之後,其實也是一個荊吳與夏人的混合民族;而越國則屬於南方百越民族的系統。這兩個國家先後也加入了諸夏集團,而與中原列國爭逐霸權,最後這兩個民族與其土地,都並入楚國。這秦楚兩大國,是東周時兩個新興的非夏族的國家,一個先華化了自己,而後華化了整個的西方;一個先華化靺鞨了自己,而後華化了整個的南方。及至秦始皇減六國,是以一個華戎混合民族統一了中國的版圖,同時也統一了中國的文化,建立了一個包括西戎東夷北狄南蠻與華夏諸族的泱泱大帝國。這是中華民族第一個階段的大融合,其融合關係略如前頁圖表。



第二個階段:秦漢到魏晉南北朝



秦始皇把這個融合諸民族而成的大帝國,改封建為郡縣,將原有的部族痕跡,儘可能的予以泯除,加強了大一統的控制。將中華民族的疆域,同時向南北擴張。北方將過去群狄活動的大部份區域,收入版圖,建造了一座萬里長城,以防禦最北方的匈奴。南方收取了五嶺以南的百越陸梁之地,拓境至南海,並且派遣了幾十萬戍卒,與許多中國的官吏,都帶著家眷婦女,去鎮壓與統治這魄新土地,作了一次大規模有計劃的移民。從此嶺南百越之地加入了中國,同時也滲道了中國人的血統。後來到秦漢之際,趁中國的紛亂,這嶺南百越之地,又紛紛獨立,建立了東甌、閩越、南粵幾個國家。經漢武帝再度徵服,將東甌閩越與南粵的一部份人民,都內遷到江淮一帶,而將一部份內地的人民遷往嶺南,這又是一次有計劃的民族揉合,才穩定了南疆的統治。在秦漢時經由政府主持的這幾次移民之後,說明嶺南的人民已不都是原來的嶺南人,而江淮的人民也不都是原來的江淮人。

在中國出現了秦始皇漢高祖這兩個皇帝相繼統一中國的時候,在長城塞外也出現了頭曼、冒頓兩個單於統一了匈奴諸部。於是在亞洲大陸的東方,形成漢族與匈奴兩大民族南北對壘的局面。在兩漢時,這兩大民族經過了三四百年的全面戰鬥,戰鬥的結果,是大部份的匈奴人都被漢族所徵服。漢武帝時降渾邪王,取河西地,收降了匈奴約四萬多人,都遷入內地,安置在河套地方,設置了五個屬國,這是大批的匈奴內選之始。從此內遷的匈奴乃與漢人雜居內地,其中一部份甚且做了漢朝的官吏,與漢人同化而完全變成了漢人。繼之,漢宣帝收降西部匈奴的日逐王,也有一萬多匈奴人遷入內地。其後呼韓邪稱藩,率所部住於塞上。一直到後漢收降南匈奴,使居西河美稷。這些前後降附中國的匈奴人,包括許多零星進入境內的匈奴流人,大都居住在今山西北邊到綏遠的鄂爾多斯一帶。漢末,歸降的南匈奴又復叛亂,再度為曹操徵服,把他們分為五部,居住今山西境內,稱為五郡匈奴。漢朝對於匈奴,徵伐之外,兼用和親政策,屢嫁宗女與單於,因之在匈奴的王族中也滲入了漢人的血緣。而匈奴的後裔也往往以漢之子甥自居,所以在山西的五部匈奴都冒了劉姓,而又稱為劉氏五部。

當匈奴衰落的時候,東北方興起了兩個民族,名為烏桓鮮卑。他們屬於東胡系統,原本居住在滿蒙之間的山嶽地帶,鮮卑在北,烏桓在南,各以所居之山域得名。在東漢初年,這兩個民族逐漸南移,侵入中國邊境,曾與中國發生戰爭。一部份烏桓降附了中國,入居於上谷漁陽右北平一帶,一部份烏桓則並入於鮮卑,於是烏恒衰而鮮卑獨盛。到了東漢晚葉,鮮卑人中出了個民族英雄,名叫檀石槐,完全佔領了原先南北匈奴活動的區域,東自遼東西迄西域,建立了一個鮮卑大國。原來的匈奴民族,到這時約可分為三股:一股北匈奴為漢人追擊遠走西北亞,一股匈奴歸附了鮮卑,並與鮮卑人混合同化,一股則是歸化中國的南匈奴。檀石槐死後,鮮卑發生內亂,部眾離散,國家瓦解。居住在中國東北遊境的烏恒,在漢末復為曹操所擊潰,幾於消滅。瓦解後的鮮卑種族,在魏晉之際,散佈於東自遼東,西至河西,緣著中國的北方邊境,建立了許許多多的小國,情形複雜,居地廣泛。

在中國西方屬於氐羌系統的種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先秦早期的氐羌族,包括西戎與四川的巴蜀庸等,他們早巳在春秋戰國時隨同秦人而華化了。一類則是秦漢以後的氐羌,這是指在最西方尚未華化的氐羌人。其中羌人的種族最繁,分佈的區域最廣,散居今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西南,到西康、青海、西藏一帶,都是西羌之地。氐族範圍小,局限於川陝的邊境,史記中所載西夷的一部份,是屬於氐人。氐與羌雖是兩個種族,但同在西方,此出彼沒,又經常連合行動,故氐羌並稱,有時兩族混合在一起競難以分別。

 西方的羌人和北方的匈奴一樣。在兩漢時和漢人打了三四百年的苦戰,尤其東漢一朝,幾乎與羌亂相終始。東漢的末年為了討伐西羌,消耗了極大的人力物力,關中為之凋弊。最後羌亂雖被討平,而餘患猶存。在這幾百年長期的戰鬥中,先後陸續歸降的羌人,為數極多,都與漢人雜居在關中(今陝甘地方)根據後來晉朝江統的報告說:「關中人口百餘萬,戎狄居半」⑧。所謂戎狄,戎是西戎,包括羌與氐,狄是北狄,包括鮮卑與匈奴。所以在西晉時,關中發生了齊萬年之亂,氐羌並起,大亂了四年之久。大亂甫平,又有氐人李氏兄弟,亡命入蜀,霸佔四川,建立了成蜀,展開了五胡之亂。

所謂「五胡」,是揩鮮卑、氐、羌、匈奴,與匈奴的支族羯人,這些歸附中國的邊疆民族。他們在西晉的初年,都環居在中國的北邊。他們有很久的時間,和邊強的漢人相雜居,一方面他們大都保持著原來的部族組織,和強悍的民風。一方面又多接受了中國的語言文化,有了漢人的政治頭腦。譬如劉氏五部匈奴裡第一個舉兵起事的左部大單於劉淵⑨,他曹熟讀五經、左氏簿、孫吳兵法、史漢諸子,其學間淵博,儼然為一中國士大夫。起兵造反時發表宣言,公然以漢家子孫自居,尊劉邦為「我太祖高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之神主而祭之,建國號為漢,以恢復漢統為己任。沒想到漢人與匈奴大戰幾百年的結果,打成了一家人。這在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一幕滑稽劇,其實在骨幹裡正說明漢族文化的同化力量的偉大。

從兩晉五胡亂華,亂到南北朝之末,這些胡人,佔據了黃河流域入主中原,建立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國家。經過了三百年大紛擾的結果,這些在中國境內的鮮卑、匈奴、氐、羌,都更進一步的與漢人相同化,而揉為一體。絕大多數的胡人,都被熔化在這漢人的文化與血緣的大洪爐裡而消滅於無形。當時五胡中統治中國最久,勢力最大的是鮮卑人,而華化最深的也正是鮮卑人。最顯著的例證,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華化。他不僅強迫鮮卑人接受漢人的衣冠文物,並令鮮卑人習漢語,政漢姓,婚漢女,死後屍骨都要埋葬在中國。遂使鮮卑中的拓跋、乙旃、步六孤、賀賴、獨孤、賀樓、賀魯、賀葛、叱李、莫盧、與拔烈蘭諸氏,變成了元、長孫、叔孫、陸、賀、劉、樓、周、葛、李、盧、梁、諸漢姓,久而久之,都變成了新漢人,他們也都自忘其為鮮卑了。

漢人強大的文化血緣力量,固然熔化了少數的鮮卑民族,但居住在中原的漢人,也多少接受了若干鮮卑的語言文化與風俗習慣。而形成一種文化的中和,不過漢文化佔絕大成份。繼後魏的北周宇文氏,是一個漢化的鮮卑人,而北齊的高氏則是一個鮮卑化的漢人,隋之統一,代表漢人與鮮卑的大結合。五胡亂華之初,居住在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尤其是貴族大家知識份子,他們為了逃避胡人的殺戮侮辱,全家整族拖兒帶女的集體流亡,向江南逃難,造成一次民族的大遷徒,史稱「衣冠南渡」。這些「南渡人冠」可以分為三大股:一股是原住在西北關中(陝甘)與河東(山西)的人民,緣著漢水輾轉南下,近者卜居於長江中游的洞庭湖一帶;遠者溯湘江過五嶺而移居到兩廣,這一股紹為「秦雍流人」。

一股是原住在大河南北司豫地帶(今河北河南)的人民,緣著淮河南下,散居於鄱陽湖到蕪湖今贛皖一帶,遠者溯贛江到閩粵,這一股稱為「司豫流人」。第三股則是原住黃河下游淮北與青州(山東)的人民,渡江南下,就定居在太湖區域今蘇皖一帶,集中在當時南朝的首都附近,其遠者走到浙江福建,這一股稱為「青徐流人」。東晉新貴與南朝的執政人物,多半就是這批青徐流人。那些遠流到閩粵的漢人,就成為後來的「客家」人。

長江流域在周末還是楚國南蠻之地,漢代時也還是僻塞之區。漢末三國的東吳孫氏,曾作過一番開闢工作。屢次討伐山越,把許多不曾關化的山地民族區域、辟為郡縣。直到柬晉衣冠南渡之後,長江流域才大大地繁榮起來。因為江南的繁榮才引起嶺南的繁榮,使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從黃河流域拓展到長江與珠江流域。很多中原流人到了江南,不免與江南土著通婚結親。於是遺留在北方的漢人,同胡人結合;渡江的漢人與南人結合,在古老的民族血緣中都輸入了新血液。梁武帝時侯景之亂,打破南北朝的防線,胡騎渡江而南。侯景與北齊之兵,蹂躪了揚州;西魏與北周之兵,蹂躪了荊州。就是江南王謝朱張的貴族,也不免混淆了胡人的血液。一方面北方的胡人渡江,一方面大批江南的漢人,或被俘,或反流亡,而倒流回北方。這一場大亂,加速了全國民族的大揉合。一直亂到隋兵南下,以北朝滅了南朝而統一中國,遂構成一個東西南北胡漢文化血統的大混合。



第三個階段:隋唐五代



隋朝統一後不久而亡,李唐繼起,承代了隋朝的基業,建立了繼兩漢而後的統一大帝國。代表中華民族的漢人,此後乃被稱為唐人。唐代大帝國的建立,無論在文化或血緣上,都代表一個大融合後的新生民族。就拿唐朝的統治者李氏來說,就是一個鮮卑與漢人的混合種。在李氏王朝中的將相大臣,更是很多的胡族與混血種,所以被稱為「華夷合閱」。大凡一個新生的民族,也就是注入了新血液的民族都富有活力。所以唐代的中華民族,特別表現了一種雄武之氣。

在南北朝的晚葉,從北方來了一個新民族,原居於貝加爾湖一帶,初名鐵勒,後來統名突厥,就是現在的土耳其民族,突蹶與土耳其乃一音之轉。這突厥乃一大民族,裡面包含著許多種族和附庸的部落,如薛延陀回紇、僕骨、思結、渾……等,故常稱突厥諸部,或鐵勒回紇諸部。突蹶諸部從貝加爾湖向南轉移,取代柔然⑩,散居長城北方,據有原匈奴之地。在南北朝末年開始強盛,北周與北齊都爭與和親,引為奧援。到隋朝時突厥的勢力更大,活動的範圍更廣,遂分為東西兩部。東郡在中國北方,以陰山區域為中心。西部則伸展到阿爾泰山蔥嶺一帶,控制著西域。唐高租起兵時曾借助於東突厥,到唐太宗時與東突厥發生激烈戰鬥,將突厥的主力擊潰,俘其可汗。一部份突厥亡命北走,一部份突厥降附了唐朝。唐太宗把這些降附的部落,都安置在北邊緣長城一帶,東起朔州八山西朔縣)西到靈州(寧夏靈武),設置了許多都督府與羈靡州以統治之。這些突厥的部落和他們的附庸民族乃共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唐太宗以後,這些東突厥叛服無常,經唐朝累代的討伐,日趨凋殘,其情形頗似漢代的南匈奴。在西方的西突厥則頗似漢代的北匈奴,當其強盛時,橫跨蔥嶺,統治亞洲中部地方,設其可汗庭於伊黎河流域,並與南人爭奪天山南北西域諸國的控制權。唐朝從太宗歷高宗到武則天時,多次興兵遠徵西突厥。幾次將西突厥擊走,在西域地方,前後建立了安西,燕然(後稱安北)、北庭、蒙池、昆陵等都護府。但是西突厥旋去旋來,西方經常成為渾沌局面。後來吐蕃強盛,侵入西域,西突厥連遭唐人與吐蕃的攻擊,也日趨衰殘而部落離散。其中一郡份西突厥人殘留在西域,成為今天的新疆人;一部份西突厥人遠走西亞,日後又幾經變遷而成為今天的上耳其人。因之歐洲人常稱蔥嶺迤西中央亞細亞地方為上耳其斯坦,而稱中國的新疆為東土耳其斯坦。

唐朝因為多年與突厥交戰,並且收服了許多突厥的部族。這些歸附的突厥部族,雜居中國邊境,自然不免與唐朝的邊民相通婚,相同化,也和過去的匈奴一樣。此外還有很多突厥的降將,如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承慶,執失思力、契芯何力等,都做了唐朝的顯官,自然他們的子孫也就成了唐人。在盛唐之時,武功強大,北討突厥,東徵高麗,西伐西戎,耀兵絕域,通使海外。因之在唐朝的政府裹,將相中,不僅有突厥人,並有高麗、靺鞨、西域、吐蕃之人O。東南沿海一帶到處是大食胡商(阿剌伯人),往往成家落戶,民間則到處有胡奴、胡姬、與昆侖(一種黑皮膚的南洋土人)。至於各種宗教信徒與東西沙門,更是絡繹於途。唐朝的政府與社會,對於異族人和異族的宗教文化很少歧視,表現一種兼收並蓄,包容萬有的氣度。所以在大唐統治的二三百年中,廣泛地吸收了許多的異族與異族的文化而擴大了中華民族的內容。

西羌民族在隋唐時所建立的國家有吐谷渾與吐蕃。吐谷渾的建國早在東晉南北朝的時候,國中還雜朽一郡份鮮卑人,並非單純的羌族,所控制的地域就是今天的青海省,隋唐兩朝相繼用兵於吐谷渾,將吐谷渾徵服。唐太宗並嫁宗女弘化公主與吐谷渾之諾曷鉢可汗,吐谷渾遂為唐之西藩。後來吐蕃強大,北侵吐谷渾,吐谷渾被吐蕃擊潰,一部份亡走涼州,散居於今寧夏甘肅一帶,歸化了唐朝。一部份則為吐番所吞併,變成了吐蕃人。

吐蕃是羌人所建立的一個大國,就是今天的西藏,在唐朝時開始強盛,與南朝接觸頻繁,屢和屢戰,尤其在唐末,侵擾關中,成為西方一大患,和漢末的羌患是一樣的情形。吐蕃盛時,西制西域,東略中國,控有西藏、西康、青海三省與甘肅、新疆的一部份土地,疆域遼闊。其民族性強悍善戰,故所向多捷。唐朝為了懷柔吐蕃,太宗時曾嫁文成公主與棄宗弄贊,唐中宗時又嫁金城公主與棄隸縮贊,與吐蕃和親,遂使中國的血緣與文化也輸入吐蕃。

突厥種族中一個重要的支族是回紇,回紇在唐太宗時原本降附於中國,後來漸漸的獨立起來。及至突厥衰落,而回紇強大。在唐玄宗時,正是回紇的全盛之時,其君主懷仁可汗當國,滅掉殘餘的東突厥而佔領了東突厥之地。東突厥之眾,除了一部份歸化中國之外,完全並入了回紇。在安史之亂時,回紇競成為中國北方的一個大國,聲勢幾如過去的匈奴與突厥。控地東自室韋西抵金山(阿爾泰山),連安西北庭之地,都落入同紇手中。唐朝的平定安史之亂,曾經兩次借兵於回紇。唐肅宗德宗穆宗時,又幾次下嫁公主與回紇和親。可是回紇在唐宋時發生內亂而中衰,吐蕃攻其西,黠戛斯攻其北,回紇崩潰瓦解四分五裂。一部分投降了吐蕃,一部分投降了黠戛斯,一部分亡走西北投降了西突厥的別郡葛羅祿,一部分南走歸降了中國。歸降中國的有三萬多人。被安頓在幽州到河東一帶,許多酋長都賜了國姓,成為漢人,這時已到了唐末武宣的時候了。後來許多散佈在西北一帶的回紇人,都信奉了伊斯藺教,漢人因稱伊斯蘭教為回敦,而這些回紇人便成為日後的回人或稱回回。

散佈在東南長江上游地方的蠻夷,自古以來種族繁雜,有住在金沙江流域的一種爨族,爨有柬爨西爨,在唐朝又稱烏蠻白巒,就是後來所謂的擺夷人。他們的部落原屬於唐劍南節度便與雲南太守管轄,在玄宗天寶年間突然叛變,後來日益擴大,建立了一個南詔國。南詔攻陷了安南都護府,佔據了今雲南省全境,與四川貴州廣西和越南的一部份,為中國西南之患者,達一百餘年。這一百多年的南詔之亂,打破了蠻漢的藩籬,也促進了蠻漢民族的揉合。又因為南詔之亂,引起了龐勳之變,再引起了流寇之亂,而造成繼兩晉之後又一次民族的大播遷。

原來在唐懿宗咸通初年,在徐泗淮水流域招募了一批戍卒,前往桂州(廣西桂林)去討伐南詔。這批戍卒在桂州怨苦思鄉,突於咸通九年嘩變,劫奪糧庫,共擁糧料判官龎勳為主,向徐泗回竄。由桂林而濺南而江淮,沿途搶掠裹脅,一直流竄到徐州,攻陷了彭城:江淮一帶為之大亂,史稱寵勳之亂。後來朝廷藉助於沙陀兵,將龐勳之亂討平。不久濮州人王仙芝與曹州人黃巢,又糾合寵勳的餘黨,起兵造反。尤其黃巢之亂規模最大,成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寇。他們由河南進攻淮南,由淮南進入浙江,由浙江又轉入江西,由江西又攻入福建,再由福建回到江西,由江西出湖南攻入廣西,由廣西南陷廣州,由廣州又退回湖南,再出湖北,經安徽,渡淮水,西北攻洛陽,破長安,躍躪遍於全國b到中和四年才被沙陀人李克用與黃巢降將朱溫所剿平。這次黃巢之亂,殺人如麻,所到之處,屠戮裹脅,引起全國人民的大騷動,大流徒。往往甲地的人民逃徒到乙地,乙地的人民又逃徙到丙地。又有些地方披屠洗一空,這塊空地隨即被另一個地方的流民所填入。這一場大亂,把幾百年來黃河淮水長江流域居民的秩序,完全破壞。這個混亂的局面,一直亂到五代十國,五代十國實在就是唐末藩鎮流寇之亂的延長,是一群軍閥強盜的割據之局。在這各霸一方的割據局面中,有一批流民隨著王建而遷居於四川,有一批流民隨著馬殷而遷居於湖南:有一批流民遷居於兩廣而建立了劉隱的政榷,有一批流民遷居於兩浙,而建立了錢鏐的政權;有一批流民遷居於福建,而建立丁王審知的政權。很多現在的福建人,其祖先是在五代時從王審知入閘,故有「八姓從王」的傳說。計從南詔之亂到五代十國,好像一連串的旋風,只旋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俟風定塵落,又構成了一個新天地,新秩序。

幫助唐朝剿平龐勳黃巢之亂的沙陀人,也是突厥的一個支族,原住在西北今新疆巴堅坤湖地方,一稱沙陀突厥。回紇強盛時沙陀附於曆紇,吐蕃強盛時,沙陀又降附於吐蕃。後因吐蕃虐待沙陀,就有三萬沙陀人由其酋長朱邪執宜率領,逃入中國境界,請求唐朝的阮蘸。唐憲宗就把他們安置在陰山鹽州一帶,拜朱邪執宜為金吾衛將軍。後來朱邪執宜又率領所部,從鹽州遷到河東,屢助唐朝討伐藩鎮。執宜死,傳子朱邪赤心,助唐平寵勳之亂,因賜名李國昌,當時沙陀善戰之名聞於天下。李國昌傳子李克用又助唐平黃巢,遂為河東節度使,雄踞太原,而河東地方也就成了沙陀人的地盤。

李克用子李存勖引兵南下,減後梁,遂入主中原,是為五代之後唐。後唐與石敬瑭所建立的後晉,劉知遠所建立的後漢,劉昊所建立的北漢,都是沙陀人的國家。這支極少數的沙陀人,入主中國之後,不久便與漢人完全同化,而消失於無形。

在東北方,繼鮮卑人而興起並侵入中國邊境的東胡人,有奚(原名庫莫奚)與契丹。奚人住在今熱河省南部,唐太宗時一度內附,為置饒樂都督府,並賜其酋長姓李氏。奚人人口不多,而契丹則是一個大族,在南北朝的末年,其活動範圍已甚廣。北接室韋,東鄰高麗、西南至營州,約當今之遼寧省到熱河一帶,與奚接壤。唐初有一部份契丹歸附中國,唐太宗於其地置歸誠州,又置松漠都督府,以其酋長為剠史都督,亦賜姓李。然而這部份歸附的契丹人,後來叛服無常,奚人也為契丹所吞併,唐朝曾屢次用兵討伐。唐玄宗時的安祿山便以討契丹立功,官至範陽平盧河東節度使。當時中國東北一帶民族的情形很混亂,這些奚契丹人中,真正歸化中國而入居邊境的,為數也不少。除了奚契丹之外,還有突厥殘部,和許多包括匈奴鮮卑突厥血統的雜種胡人,譬如安祿山史思明都是營州雜胡。安史之亂時,安史所率領的部眾裡,就雜有很多的雜胡與奚契丹。後來安史的餘孽河北藩鎮中,也有許多雜胡。從安史之亂到藩鎮之亂,東北方今河北山東地方,飽受雜胡之蹂躪,其結果也加深了民族間的揉合。

以上總而言之,從隋唐到五代之末,三百七十年中,在中華民族裹又融合了突厥,間紇、沙陀、吐谷渾,和少數的奚、契丹、高麗、西域,與海外的波斯,阿剌伯人。



第四個階段——宋遼金元明清

 

契丹民族在唐末五代時開始強盛,由耶律阿保機統一諸部,是為契丹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機傳子耶律德光,助石敬瑭滅後唐,減後唐後的第二年(西元九三九年)始建國號為遼,是為遼太宗。遼人在建國時已經漢化,不僅他們的國域之內,包括有很多漢人,就是他們的朝廷中,也有很多漠人官吏。他們的行政組織,採用胡漢雙軌制,北方的遊牧區域採用契丹制度,南方的農業區域則完全模仿中國唐宋的制度。耶律德光後與石晉發生衝突,發兵南滅石晉攻入汴梁,一度入主中原,但在汴京僅停留了三個月便呼嘯北去。後來趙宋統一中國,遼人與北宋對壘了一百六十多年,當其全盛之時,疆域東至大海,西至金山(阿爾泰山),北至臚嬤胊河(外蒙古克魯倫河),南至白溝(河北拒馬河),包括今東北九省,內蒙的熱察綏三省,與河北省的東北隅及山西省雁門關以北的地方,幅員萬里,幾乎與宋朝的強域相等。在當時的東亞,成為遼宋兩國分疆而治的局面。遼人所統治的區域有三分之一的中國土地,五個京城,有兩個京城(西京大同,南京析津)在中國境內。國中人口的比例,漢人且多於契丹。遼人又仿照中國的教育科舉制度,也以中國的經義詩賦取士,所取又皆為漢人。同時契丹全國皆兵,服兵役的主要的都是契丹人,於是原始的契丹民族不斷的在兵役戰爭中死亡,若千漢人的知識份子,學而優則仕,反倒援科舉出身,做了遼朝的基層官吏。遼人本無文字,其文字乃取漢文的偏旁改造而成,宇數既不多,又不實用,因之就是遼人認識遼文的也為數寥寥。連契丹的貴族,也都不喜歡遼文而愛好漢文,許多遼朝的宗室帝王如托允(遼太祖長子)耶律隆光(宗室)耶律資忠(宗室)與遼興宗耶律宗真,都雅善中國詩文。於是在遼人建國的一個半世紀中,是日益漢化,到了北宋末年,東北的女真崛起,一舉而減了遼國,結果是一部份的契丹為女真所併吞,一部份的契丹則與漢人完全同化。

女真民族本住在東北黑龍江流域長白山一帶,在唐朝時叫做靺鞨,曾建立一渤海王國,五代時為契丹所滅,女真人乃臣屬於遼。女真又有生熟女真之別,生女真中有酋長名完顏烏古迺者,統一生女真諸部,受遼道宗之封為生女真節度使。鳥古乃數傅至阿骨打,在遼天祚帝時起兵叛遼,始建國號為金,是為金太祖。金太祖建國之後,以破竹之勢,十年而滅遼(西元1115——1125)。女真是個非常強悍的民族,滅遼之後,繼續南下壓迫宋人,三年而滅北宋。以後金入與南宋對峙,紹興和議,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為界;淮水以北,黃河流域與關中之地,皆為金人所有。

金人全盛之時,疆域東抵大海,西逾積石山,北過陰山,南抵淮漢,東北包括今東北九省與俄屬東海濱省之地,而東方的高麗與西方的西夏,皆臣屬於金,土地面積大過遼人,於是東亞又成為金宋分強而治的局面。女真民族統治了半個中國,所建立的五京,也是兩京(西京大同,南京燕京)都在中國境內,他們所統治的漢人,其人口比例更超過於女真人。於是女真統治中國的結果,也和契丹一樣。女真人原本沒有文字,金太租阿骨打建國之後,令人仿照漢字與契丹字而製成女真字。那契丹字原本出自漢字,所以製成的女真宇其漢字的成份更多,而成為一種變像的漢字。金人的政治制度,其初期仍用女真原制。後來感覺統治中國不便,乃逐漸採用漢制。到金熙宗時,正式改女真官制為漢官制。其他法律、教育、科舉,一律模仿中國。也是用漢人的經義詞賦取士,考試的科目有七科之多,比遼朝的科舉制度更為充實。總之,從金熙宗以後,已經成為一個完全漢化的國家,其漢化之深,尤深於契丹。譬如金熙宗特別提倡儒術,尊重孔子,無日不讀經史。金世宗完顏烏祿命以女真文繹五經諸子,金廢帝完顏亮、世宗完顏烏祿、章宗完顏璟,都提倡漢學,所以,金朝的文史學家很多。又因為金人統治下的民族背景複雜,固然有許多純女真人忠於金室,若干純漢人不忘宋朝(如辛棄疾等)。但也有很多知識份子,則泯除了狹義的民族觀念,而只有大漢的文化觀念。如元遺山為金朝的一代大文史學家,他的始租是鮮卑,出自拓跋魏,故姓元。其近祖則仕於唐,為唐詩人禮部侍郎元結的後裔。所以他可以說是鮮卑人,也可以說是漢人,本身則生長在金朝,中科舉登進士,而成為金人。他本人詩文風格之高,是一純粹的漢儒,可是金亡之後,入於元朝,而以金朝遺老自居,念念不忘修金史,這正代表當時大同化之下的一種混合的民族意識,其民族畛域雖然不清,但同服膺於漢文化中的忠孝仁義觀念則一。

金人統治中國一百多年(西元1127至1314),北方又崛起了蒙古人,以風掃落葉之勢,滅了金朝。於是這女真人的命運也和契丹一般,一部份的女真人並入了蒙古,一部份則完全同化於漢人,這契丹女真與後來宋朝的漢人同做了蒙古帝國統治下的人民。

蒙古是繼突厥回紇之後,而稱雄於北方的一個最強大的民族。原來在遼金的時候,今外蒙古地方有許許多多的郡落,統稱韃靼諸部,這些部落考究其血緣都很複雜,與過去的鮮卑、柔然、突厥、回紇,都有關係,可能是這些民族的孑遺,再加上一部份外來的遊牧民族,混合而成。這其中單有一個民族叫做蒙古,這蒙古民族有很長一段時間,居住在黑龍江上游斡難河到肯特山一帶的地方。至於這蒙古民疾的來源,文獻不足,傳說渺茫,很雖確考。但知在遼時曾為遼國的附庸,在金時又為金人的附庸。當宋高宗時蒙古有領袖名合不勒,始脫離金人而獨立,建立蒙古國。三傳至鐵木真而統一韃靼諸部,故韃靼諸部又稱為蒙古諸部,這蒙古諸部共尊鐵木真為成吉思汗,時在西元1106年。

後來蒙古三次西徵,深入歐洲。西元1227年戍吉思汗減西夏,西元1234年窩闊台滅金,西元二一七九年忽必烈滅南宋,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蒙古大帝國,連朝鮮半島與印度支那半島的安南緬甸暹羅都入於蒙古版固,而建國號為元。這元朝蒙古人之威力,真如狂風驟雨一般,在半個世紀中,席捲了半個世界,歐人稱之為「蒙古風暴」。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頁前所未有的局面;其興起之速,徵服區域之廣,為曠古所僅見;以一個邊疆民族,完全統治了中國,這是前所未有;以中華民族之一員,而能統治了歐亞這麼多不同的種族,也是前所未有。

蒙古人因為他所統治的民族太多,太複雜,不免有些民族歧視。他把全國的人民按種族分為四類,四類的身份地位權利義務皆不同,也就構成了四種民族階級。第一類也就是第一等,是蒙古人,為統治者,其地位最尊。(蒙古諸部包括許多種族,據新元史氏族表所列,蒙古氏族有一百三十餘氏之多。)第二類也就是第二等,是色目人,所謂色目是指所有在中國西方的人,包括西域諸國,維吾爾,波斯,中亞諸國,與歐洲人。第三類也就是第三等,是漢人,所謂漢人者是指准水以北所有的中國人,包括漢人、女真、契丹,與高麗渤海等民族(據陶宗儀輟耕錄所列舉的有八族之鄉)第四類也就是第四等,則僅指南宋統治下的漢人,這漢人南人的地位最低。這民族雖然被列為四等,雖然蒙古的地位最高,事實上在元朝的政府機構中,仍然收用了大批的漢人和南人,在中國本部裡漢人南人的潛在勢力仍大過於蒙古人。

在蒙古一百年的統治中,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大融合時代。元朝的廣大統治,不僅促成中華民族本身的揉合,並促進中華民族與許多外來的如東方的高麗,西方的西域中亞以至一部份歐洲人的揉合,結果是大大的擴大了中華民族的容量。其現象,一是血緣的融合,蒙古統治者經常與駐在地的色目漢人南人遊婚,各地的色目漢人南人又彼此相互通婚,而元朝皇室的選妃,也兼收並蓄沒有種族的限制。二是姓氏的混淆,當時有許多漢人南人為蒙古立功而受賜姓,都取了蒙古名字;也有更多的蒙古色目人因為喜愛中國文化而自動的採用了漢人的姓氏,於是從許多姓氏上有時是看不出誰是漢人誰是蒙古色目,而僅知道都是中國人而巳。三是文化上的融合,元朝的行政區劃是分為四大汗國與元朝本部兩個範圍,其四大汗國各有其行政組織與系統。元朝本部的大部份就是中國本部,中國本部的行政組織,自元世祖即位,命中國學人劉秉忠許衡等擬定,大體以宋官制為本。他如法律、教育、科舉,也都仿照宋朝,科舉考試且以朱子的四書集注為本,這一切說明在中國的蒙古人政治上的漢化。元承宋風,書院講學之風甚盛,書院之鄉以百數,書院的山長都是漢人儒師,他們以在野之身領導著精神思想。元朝的統治者,統治中國既久,濡慕華風,由最初的鄙視儒術一反而為提倡儒術。元成宗特別尊重孔子,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且以有宋諸子為從祀。元世租且命蒙古高才生十人從漢儒趙璧受經書。近人陳援庵先生所著《元西域人華化考》列舉元代華化的色目人有一百六十八人之多,其中深通經學成為儒者的有三十人,且多姓漢姓取漢名。說明這形形色色人等,在蒙古的統治下,而一齊融合團結於大漢文化之中心,以擴大了中華民族。

在蒙古興起之時,也正是西方回教盛行的時侯,當時中亞一帶的國家都崇奉回教,尤其以維吾爾(即間鵲別名)人為回鶻救國之中心。維吾爾既入於中國版圖,畏吾兒人成為色目人中的主要民族。這些同教國家人民中有很多的科學技術人才,特別為元朝統治者所重用,因之蒙古人對於回鶻也特別尊重,後來西方諸汗國如察哈台,伊兒汗國國王都信仰了回教。蒙古人稱回教徒或回教國家人民為木速兒蠻或答失蠻,中國人則稱之為回回。元朝時中西交通大開,回人來中國者極多,回教的清真寺更是遍於中國。在中國西南方的吐蕃又稱圖伯特,也就是西藏,西藏人信仰密宗佛教,叫做喇嘛教。西藏在元時正式入於中國版圖,元世宗特別優禮西藏喇嘛教聖儈八思巴,迎至大都,尊為國師,並定喇嘛教為國教。又請八思巴根擦吐蕃文法,制訂了一種蒙古新字,稱為「八恩巴宇』或「蒙古國字」(元朝在中國境內的通用文書是漢字與蒙古國字並用),因之西藏喇嘛,絡繹不絕的來到中國,受到元朝政府的特別優待,享有一切特權,元朝一朝和西藏的關係特別密切。由於這宗教的信仰關係,在元朝加強促進了中土人士和西方回人與藏人的團結,加上蒙古人的統治,而構成漢蒙回藏的大融合。

元朝末年,四大汗國解體而分裂,統治中國的元朝皇室腐化,中國本土的漢人被壓迫而激起反抗,於是朱元璋等起兵革命,推翻了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在西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的軍隊攻下北京,建立明朝,又恢復了漢人的統治。

明朝建國之後,在版圖上僅恢復了中國本部,而喪失了東北方的高麗,西南方的西藏,南方的安南,和廣大的西域之地,政令所及西方僅到嘉峪關為止。蒙古人除一小部份留居中國被完全同化者外,大部份都隨著元朝的皇室被逐出塞外,他們回到蒙古地方,仍然維持著他們的皇統與政檄,可以稱為後元,在明朝歷史上則稱為韃靼,因為韃靼本是蒙古人自己的名稱。另有一部份蒙古人,在韃靼的西方更建立一個國家,在明史上稱為瓦刺。這韃靼瓦刺,一直在北方和明朝始終相對峙,邊疆的戰爭始終不絕,明朝的漢人為了防禦韃靼,特重修萬里長城,當時稱為邊牆(就是現在層庸關八逢嶺一帶的長城),其情形頗類似漢朝之與匈奴。

明朝統治中國三百年(從明太祖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到明恩宗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共曆十六帝二百七十七年,再加上後來弘光、隆武、永曆,三帝的殘局十七年,共二百九十四年,常泛稱為三百年),其晚葉政治糜爛,發生流寇之亂。主要由於陝西西北一帶連年饑荒,引起民變,發展而成流寇之亂。從王嘉胤、高迎祥,到李自成、張獻忠之亂,自明思宗崇禎元年開始,整整大亂了崇禎一朝十七年之久。流寇的竄擾,蹂躪了整個中國內地,所過邱墟,殺人如麻,其情形絕類唐末的黃巢之亂。其影響也絕似黃巢之亂,由於明末流寇的擾亂,也引起中原人民的大流動,大揉合。譬如四川地方的居民,被張獻忠所屠殺,地方空虛,隨後就有湘桂的人民遷入四川而成為現在的四川人,這和唐末五代的情形一樣。唐末流寇攻陷京師,不久而唐亡;明末李自成也攻陷北京,滿清乃乘機入關,覆滅了明朝而席捲了中國。

在蒙古鐵騎南下,覆滅宋朝的時候,和滿州鐵騎南下,覆滅明朝的時候,都追趕得漢人帝王一路的向南亡命。同時有許多漢人衣冠之族,為胡騎所追,也隨著王朝向南方逃難。因之在南宋、南明的時候,有大批漢人移居嶺南,增進了嶺南的繁榮。更有很多孤臣孽子,亡命海外,成為南洋一帶的華僑。唐宋元明四朝和海外通商,元朝和明朝盛世的對海外用兵,加上南宋南明的遺民向海外亡命。這一段落是中華民族向海外大量移殖的時期。

滿州人就是女真人,也就是金朝人的後裔。當蒙古滅掉金朝時,把那些散居在東北女真本部的女真人,分設若干萬戶府以統治之。到了明朝初年,又於東北分設建州、海西、野人三衛,以統轄東北的女真部落。這三衛所轄的女真部落,上書中國時常自稱為滿住,明朝譯音便譯做滿州,後來他們便也以滿州人自居,其實「滿住」兩字原為女真語酋長之意。這三衛之中的建州衛所統轄的是松花江上游的滿州人,共有愛新覺羅、蘇克蘇護河、渾河、棟鄂、哲陳、完顏六部,叫做滿州六部。當明神宗萬曆年間,愛新覺羅部中出了一位民族英雄,叫做努爾哈赤,其祖先猛哥帖木兒曾做過建州衛的指揮使。他叛明獨立,統一了滿州諸部,在萬曆44年(西元1661年)建國,號為大金汗國(史稱後金)。努爾哈赤為一漢化之女真人,深通漢語,熟讀兵書,最喜歡中國的孫子兵法與三國演義兩書。萬曆四十六年,大舉進攻明之遼東地方,薩爾滸一戰擊潰明朝的幾十萬大兵,為清明興亡的關鍵。努爾哈赤傅位於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是為清太宗。清太宗北方徵服蒙古的察漢部(是為察哈爾),南方徵服朝鮮,完全佔頷了明朝關外之地。清太宗於明崇禎十六年去世,傳子福臨為清世租順治皇帝,順治年幼,由皇太極之弟多爾袞攝政。多爾袞攝政之第二年,即以助明室討伐流寇為名,率兵入關,佔頜了北京,清人也就遷都北京。到順治16年(西元1659年)消滅殘明,完全統一了中國。

當滿清盛世,康雍乾三朝的時候,滿清不僅統一了中國本部,並且完全徵服了西北方的蒙古後裔;包括漠南蒙古,漠北的喀爾喀三部,西北的衛拉特四部,又平定西藏。把內外蒙古回疆與青海西藏之地都收入版圖。西北拓境至唐努烏梁海、哈薩克、布哈爾、西南越過喜馬拉雅山,囊括布丹、尼泊爾,與錫金,南方又徵服越南暹邏與緬甸,收印度支那半島為藩屬,國勢之盛,僅次於元朝。滿清又運用喇嘛教的侰信仰,懷柔蒙藏,更加強了蒙藏與中國的團結。西方對於回疆,多次的經略,直到清末,左宗棠最後平定回疆,改回疆為新疆,建為行省,由中央直接統轄,這自古所稱西域之地才正式成為中國領土,並加強了西方諸回教民族與中國之團結。

滿清統治中國的政治制度,在入關以後,是完全抄襲的明朝政治制度,不過所有官府主管,都是滿漢並設,以滿人為主漢人為輔貳,形成一種滿漢合作的體制。清代的兵制,最初的八旗子弟兵,全是滿州人,是滿州開國的基本部隊。入關後收編漢人軍隊,成為「綠營」,是一種雇傭漢人的職業兵,這時全國的兵力,是滿漢參半。到了晚葉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所練鄉勇與新建陸軍,則全成為漢人的軍隊了。清代的教育制度與科舉考試,除了末葉一段最短的維新時期之外,也全是仿襲明朝漢人的制度。科舉考試的也是中國的五經四書,也是效法明朝以八股文取士,所錄取的舉人進士,更絕大多數都是漢人。

清兵入關之初,漢人的民族意識極強,反抗激烈,滿清最初採用高壓手段,恐怖政策,大肆殺戮,又興文字之獄,以防反動。後因高壓無效,乃改用懷柔手段,妥協政策,與漢人合作。遂有金之俊的《十從十不從》的建議⑩,,雍正帝《大義覺迷錄》的號召;又開科舉,以攏絡士子;大修群書,以攏絡學人;藉學術思想來安撫中國知識份子。清初以國家政府力量所撰修之群書,重要者有康熙字典,圖書集成,淵監類函、通監輯覽、子史精華、三禮義疏、佩文鈸府,與四庫全書等,雖然含有銷除反動思想與反動書籍的作用,但無形中也提倡了中國的學術文化。而且有清一朝漢學考據之發達,對於中國學術上的貢獻尤大。清初幾個強有力的君主,如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雍正帝胤禎、乾隆帝弘曆,郡是深沐漢人文化,深愛中國詩文。滿清建國之初,也和過去的遼金元一樣,創制滿州文字,並嚴禁滿漢通婚,以期保持其民族獨立性。及統治中國既久,這通婚界限,無形打破,滿州人也都讀漢書、作漢語,反而能讀滿文作滿語者竟寥寥無幾。於是滿清統治中國三百年的結果,是完全而澈底的被漢人所同化,漢滿兩族竟變成一家而不分了,不僅漢滿成為一家,更促進漢滿與蒙回藏的搏合,使五族成為一家。

在元明清三朝,還有一椿重要的措施,是促進內地土著民族的同化。遠從漢唐以來,在中國西南一帶的山地中,始終有許多落後的土著民族,一直聚族而居,沒有和廣大的漢人相同化,這些民族統稱為蠻夷,實在其中有很多原始的中國人,包括苗猺莢僮夷等等種族。在元明清三朝,在這些地方分別設置許多「使司」,又稱羈縻州府,都以其本族酋長充任,為一種世襲土官,稱為「土司」。但遇有特殊機會,逐漸改「土司」為「流官」,這種政策叫做「改土歸流」。元明清三代幾百年間,運用這個政策,頗具成效,使得內地的中華民族,加強其融合。

以上宋遼金元明清六朝,這九百幾十年,近乎十個世紀中,中華民族之內容大為擴充,其宋遼金元之際,與明清之際,民族融合的情形,是屬於同一形態。

按以上所述中華民族的發展及其融合過程,分析起來,有三種方式,六種情況。

三種方式是:

1、輻射式:如周代的封建,漢唐的擴張,是以一個民族中心向四外發展,而吸收其他民族。

2、搏合式:如五胡亂華與滿蒙入主中原,是邊疆民族,進入中國,而與中原民族相搏合。

3、交流式:如東晉的衣冠南渡,歷代的移民政策,與黃巢流寇大動亂時代的不同區域的人民的交流與播遷。

六種情況是:

1、各民族間之相互通婚。

2、徵服他族而同化之。

3、我被他族徵服,而徵服者反被我所同化。

4、政治上種種不同的移民政策。

5、經濟生活上之移民與開拓——如福建人之開拓台灣,山東人之開拓滿州。

6、異族之流居中國而自動歸入中國國籍者——如唐宋之蕃民。

而以上無論那種方式或情況,始終有一個不變的特點,就是以漢族與其文化為中心的結合力量。



㈤第五個階段:現在中華民族的成份



以上四個階段的演化,是說明中華民族從上古以來融合與同化的經過。有時是由於政治力量的搏合,有時是由於自然力量的融和,無論是那種融和,都是以漢族的血緣文化為中心,經過長時間的接觸與交流,遂使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種族,都融合在這個中心裡,慢慢的消除其界限於無形,而構成一個單元型的多元民族。

自從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推翻了滿清的君主專制,建立了民主共和的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的區域是承繼滿清末年的版圖,則凡在中華民國疆域中隸屬於中華民國國籍的人民,統屬於中華民族。因之「中華」與「中國」或「中華民族」與「中華民國」,其涵義是往往不分的。在這個大中華民族的範圍內,分析其成份,以絕大多數的漢人為主體,現在的漢人也就是上述經過四千年來,不斷的搏合融和而成

的單元型的種族,從外型上看膚色體型與語文都大致相同。除了這漢人之外,還有少數未與漢人完全同化,膚色體型語文信仰未盡相同的,少數的邊疆民族,與內地的山鄙民族。試根據現代種族學家的分類,大致可以把現在的中華民族分為以下十二種系:

1、漢人系:體質是直發、黃膚、中頭、中鼻、中等身材、用單音獨體的方塊漢字,操孤立型,單音節、複聲調的漢語,包括有各種方言,一般信教自由。人口佔全國國民百分之九十五強,並有千餘萬華僑散佈世界各地。 

2、通古斯系(即東胡種,亦稱滿州系):現在在東北還有一部份不曾與漢人同化的滿州人,(包括錫伯、赫哲、奇楞,鄂倫春,索倫等族),他們的體質與漢人相同,只是頭顱較圓,操膠著型複音節之通古斯語系的各種方言,多信薩滿教。人口大約僅有十餘萬人。散佈於黑籠江流域。

3、蒙古系:體質與通古斯人相同,操膠著型、複音節、單聲調之蒙古語系各種方言,都信喇嘛教。其人口大約有四百萬人,散佈於內外蒙古及新疆之準噶爾盆地,與青海之柴達木盆地。

4、烏梁海系:體質發膚與通古斯及蒙古人相同,唯身型略矮,操膠著型、複音節、單聲調之突厥語系烏梁海方言,信喇嘛教,人口僅七八萬,散居於唐努烏梁海山地中。

5、突厥系(即回族,亦可稱土耳其種系):體質發色略同漢人,唯膚色較白,多須、圓頭、中窄鼻,操膠著型複音節、單聲調之突厥語系各種方言,信伊斯蘭教。包括維吾爾人、塔勒奇人,撒喇爾人、哈薩克人、布魯特人、塔塔爾人、烏孜別克人、朵蘭人、博洛爾人、羅布里克人。其人口約三四百萬,散佈於新疆各地。

6、塔吉克系:體質屬於帕米爾型,波髮、白膚、圓頭、中窄鼻、中高身材,操曲折型,複音節、單聲調之伊蘭語系塔吉克方言,信伊斯蘭教。人口不足一萬,散居於帕米爾高原東麓。

7、康藏系:直發、黃膚,體型有兩類:一類為中長頭中窄鼻、中矮身的圖伯特型;一類為圓頭、中鼻、中身的圖伯特型。操孤立型、單音節、複聲調的康藏方言。包括信奉喇嘛教的藏巴人、浴巴人,唐古特人、果洛人,康巴人、嘉戎人、古宗人,和一部份信泛靈教的羌人。其人口約三百萬,分佈於西藏、青海、西康及川、滇、甘三省的邊地。

8、儸麼系:體質直發、黃膚、中長頭、中寬鼻、中矮身材,操孤立型、單音節、複聲調的儸麼與山頭兩語群的各種方言,大部信泛靈教。包括倮儸、麼些、窩泥、栗粟、倮黑、阿佧、怒子山頭、阿繫、喇傒等種族,人口大約二三百萬,分佈於西南高地的雲貴山地中。

9、洞泰系:體質略同於漢人而屬於土著型,操孤立型、單音節、複聲調之洞泰語系各種方言。包括佰小乘佛教的擺夷(白夷)人,信泛靈教的僮人、黎人、仲家、沙入、儂人、洞家、水家、莫家等。其人口總共約七百余萬人而以擺夷人口最多,分佈於西南高地雲貴廣西一帶以及海南山地的河谷平原中。

10、錳吉系:體質亦略同漢人而屬於土著型,操膠著型單音節語根、複音節、單聲調的錳吉語系各種方言,信仰泛靈教或小乘佛教。包括崩童、蒲人、佧喇、佧咓等,人口約數十萬,散居於滇緬邊境一帶。

11、苗徭系:體質同漢人屬於土著型,操孤立型,單音節、複聲調之各種方言。包括操苗語的苗人,操謠語的俗人,操客家語的畬民,操閩粵方言的蜑民。其人口紂三四百萬,而分佈的區域甚廣,散層於西南高地到南方高地,以及東南閩粵緣海,暨珠江西江的水上。

12、福爾摩系(亦即台灣山地土著)體質直發、黃膚、中關頭、小窄鼻、中矮身材、操膠著型、複音節、單聲調之台灣山地各種方言,信泛靈教。包括泰雅、賽雅、布農、鄒族、排灣、卑南、魯凱、阿美、雅美等族,其人口約十五六萬人,分佈於台灣山地與沿海島嶼中。

這以上十二系中,最重要的是漢人系(或稱漢族或中華旗)通古斯系(或稱東胡族,或滿族)蒙古系(或稱蒙古族)突厥系(或稱回綻)康藏系(或稱藏族,或圖伯特族)洞泰系(或稱越族,或交趾支那族)與苗徭系(或稱苗族)七大族。這七大族中,縱有少數的語言文化不同,如果沒有特殊的外來影響,而能循著中國歷史文化的路線發展,則早晚這些不同的民族會完全融合在t起,也像過去的漢人一樣,成為一個整體的更統一化的中華民族。

(以上人口之約略統計數位保截至民國初年)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