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星期二

吳志森:「『六四』,真的有發生過嗎?」

年輕人今年18歲,「六四」,他出生只有十幾天,懂事後偶爾聽人提起,都只是模模糊糊,他認真地問:「六四」,真的有發生過嗎?



公開否認屠城、建議坦克碌豬、要求「六四」定調的馬力主席,你急什麼呢?如果聽過這位年輕人的疑問,會心中暗喜嗎?又何需赤裸裸的要把「六四」調子定下來,不容老師亂說亂動?再過幾年,又一批年輕人成長了,他們都產生同樣的疑問:「六四」,真的有發生過嗎?馬力先生,你不是已經成功了嗎?



聽了這位18歲年輕人的提問,我苦思良久。中小學教科書,對「六四」的描述,只有寥寥數百字,隨官方口徑,把「六四」說成是一場風波,只說清場,不提傷亡,輕描淡寫,避重就輕,如果老師不多找些課外歷史材料,讓學生對這場震驚全球的殘酷屠殺多一點認識和了解,單憑書本上的文字,清場與電影院散場有多大分別?風波,也只是一場街頭常見的爭和口角罷了!在這種愚民教育的設計下,18歲年輕人對「六四」一無所知,我憂心、憤怒、痛恨,但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香港教育當局已經強制學校不准談六四嗎?絕對不是,這完全是一種自我設限,只要校長老師打破這種無形的限制,多費一點心力,就可令學生成為對歷史有良知的人。我又聽過以下的一個故事。



中學中一公民課,老師對學生說,馬力先生叫我們不要多談「六四」,我就不多談了,我準備了當年的電視片段,你們自己看吧。學生聚精會神地看了當年的歷史,老師再多用一堂時間跟同學講解、討論,讓公開的資料說明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樣做難嗎?一點不難,資料都是現成的,只要校長的良知開綠燈,老師的心思多投入,就成事了。



有些高年級的老師,每年都帶學生親臨六四燭光晚會,讓同學現場體驗觀察,跟參加者交流訪問,這種參與式的公民教育,比單在課堂講解,效果更勝一籌。



趁調子還未統一,禁令還未落下,老師們,讓你們的學生多了解「六四」吧!你們的責任重大呀!如果人人都變成那個18歲的年輕人,我們的民族還有希望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