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向 2007年1月號 (大陸)張耀傑
黑格爾在《美學》中談到中國戲劇文化與西方戲劇文化時指出,西方戲劇從古希臘開始就一直在表現「自由的個人的動作的實現」,而中國社會從來就沒有過自由的個人,自然也從來沒有過表現「自由的個人的動作的實現」的真正意義上的戲劇作品。那些自以為熱愛中國文化和傳統戲曲的人,一直對黑格爾的這一說法或耿耿於懷或避而不談。
關於這一點,我自己長期思考的結論是:自從中國的傳統儒教強制性地實施「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社會分工之後,中國人就分成了只允許發展上半身的「勞心者」和只允許發展下半身的「勞力者」。在這種情況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勞心者」,自覺自願地充當起了通過製造謊言來「教化」民眾的耍流氓騙蠢貨的專制幫兇。所謂的「貨賣皇帝家」和「不可一日無君」,說的就是這檔子事情。用自己的勞動成果供養專制皇帝和儒教幫兇的「勞力者」,卻因此喪失了讀書識字發表文章的話語權。中國的古文越來越難懂,中國的古字越來越難寫,目的就是要把勞苦大眾排斥在文化教育之外。最能夠發展既「勞心」又「勞力」的健全人格的商人,也一直被自以為重義輕利的儒教文人抹黑壓倒為賺取不義之財的勢利小人。按照這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政教合一加共產有理的文化慣性走下來,迄今為止的中國社會,依然是也只能是身居高位的「勞心者」製造謊言假話和背井離鄉的「勞力者」製造冒牌假貨的泱泱大國。有人說中國的傳統儒教文化是被「文化大革命」敗壞掉了,而在事實上,敗壞中國傳統儒教文化的,恰恰就是既反人性又反文化的儒教文化及其專制傳人。中國歷史上每一次的奉天承運、替天行道的改朝換代,都是通過血腥殺戮來把儒教文化中假惺惺的「仁、義、禮、智、信」推倒重來的。被「文化大革命」奉為萬歲、萬萬歲的毛氏偉人,更是既要「作之君」又要「作之師」的儒教皇帝加儒教教主,他野蠻敗壞傳統文化遺產的真正動機,其實就是要樹立他自己登峰造極的儒教皇帝加儒教教主的絕對權威。用他自己的話就叫「不破不立,五年一小變,十年一大變,階級鬥爭為綱,綱舉目張……」
歸結了說,當下中國社會的唯一出路,只能是用歐美社會的憲政民主制度來徹底打破中國傳統儒教的政教合一加共產有理的耍流氓騙蠢貨的文化圈套!只有實現了憲政民主制度,中國社會五千年的文化遺產,才有可能在制度規則的保障之下得到合理的保護和認真的研究,其中的一些有價值的優秀文化基因,特別是佛教文化中的優質資源,才可能被發揚光大。
以下歌謠摘編自網絡信息,它所活現出的恰恰是迄今為止依然在大行其道的傳統儒教文化耍流氓騙蠢貨的官腔官調:
開會沒有不隆重的;閉幕沒有不勝利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領導沒有不重視的;看望沒有不親切的;接見沒有不親自的;進展沒有不順利的;完成沒有不圓滿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工作沒有不扎實的;效率沒有不顯著的;決議沒有不通過的;人心沒有不振奮的;班子沒有不團結的;群眾永遠是滿意的;領導沒有不微笑的;問題沒有不解決的;小事沒有不舉世矚目的;會見都是本台剛剛收到的;反對沒有不強烈的;交涉沒有不嚴正的;完成沒有不超額的;中日沒有不友好的;中美沒有不合作的;竣工沒有不提前的;節日沒有不祥和的;路線沒有不正確的;決策沒有不英明的;婦女沒有不解放的;小康沒有不達標的;犧牲沒有不悲壯的。
(我就納悶了--既然都這樣了--為啥還有那麼多人吃不上飯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