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綦彥臣
官方媒體力求烘托出一個「奧運符瑞」來,宣稱通過奧運國人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媒體更加開放、國際社會更進一步瞭解中國,凡此等等。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但這些說詞掩蓋不住焦慮的心態──奧運會後中國經濟是否會出現大幅度衰退,重複日本、墨西哥、加拿大、韓國等承辦奧運之後的「後奧運衰退現象」?主流經濟學家如厲以寧等認為奧運後中國經濟不但不會衰退,反而能強勁增長。最保守的觀點也認為奧運會後中國能抗住全球經濟繼續衰退對中國的影響。
不幸的是,無論官媒的心態還是主流經濟學家的斷言,都是偽命題。且不說奧運開幕之際股市暴跌、「奧運行情」化為泡影,只看自六月初以來人民幣資產的走低趨勢,就證明衰落已經發生在奧運之前。
中國經濟面對艱難的「時間差」
接下來,奧運之後的衰落趨勢不但沒法扭轉,而且三十年改革開放迴避的社會政治問題還會在經濟領域集中表現。這是因為通過政治管道的表達會受到合法暴力的鎮壓,而經濟領域的變數不僅是政府最沒法控制的因素,而且它與國際因素的變化密切相關。
按美國的選舉進程看,今年十一月份將確定新一屆政府。以奧巴馬勝選並連任為設定前提,預計到二○○九年底美國才能有較為定型的經濟政策並大致決定其後七年的基本經濟走勢。換言之,從二○○八年九月初至二○○九年十二月底這十六個月的時間是中國經濟最難挺的「時間差」。畢竟中國GDP有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接近百分之四十的份額靠出口來貢獻,美國又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對象。對比出現過「奧運後衰退現象」的日本,其出口貢獻率當時不足百分之十五,加拿大同類數據低於百分之三十的樣子。簡單地說,即便只將奧運當作時點,中國經濟對抗衰退的能力也大大弱於日本與加拿大。
在以後十六個月的「時間差」裡,中國一方面要頂住出口下滑的壓力,在後期還要抗住熱錢退出的驟衰因素。不可否認,熱錢是推動中國經濟泡沫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但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不容忽視。以我作為經濟學者的個體觀察而言,熱錢對中國GDP總額的貢獻率應在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八之間。
熱錢撤退趨勢已見
仍按個體觀察的經驗而論,熱錢撤離對人民幣資產(如股票與房產投資)價格變動的負貢獻率應在百分之十五左右。至於熱錢的撤離規模,尚不算大,估計二○○八年第二季約有三千億人民幣(約折合四百四十億美元,單項退出,沒有與進入流量軋差)。初步分析其撤離領域及其速度與規模的影響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地下金融即高利貸領域,現在有高利率(月利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需求方願承擔)而無貸款額的現象已經很普遍;第二,股票市場持續低迷,滬市A股從接近三千點跌至二千五百點是為證明(九月上旬已經跌破二千二百點);第三,樓市誠信衝突激烈,毀約斷供現象不斷出現。按目前的情況看,二○○八年十一月份以前將有一千億美元的熱錢淨退出額流向其他新興經濟發展國家(如巴西和印度),至二○○九年六月末淨退出額將達到三千億美元(回流歐美金融市場),到二○○九年十二月末這個指標將接近五千億美元,其中並未涉及國外正常投資在製造業退出的份額。按著這個趨勢預測:到二○○九年第二季度末,人民幣資產特別是樓市的價格將比二○○八年第二季度末下降百分之三十;製造業如果得不到降稅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的稅收政策救濟,停工與破產率將由目前的百分之六上升到百分之十五。
熱錢將從中國大規模撤出不是危言聳聽,儘管中國仍是世界看好的一個高增長區域,但是明確的信息已經發出預警信號:其一,有些外資投行的高級經理們已經明確表示「中國的利潤早已經超過了我們預期」,現在撤資有利於規避即將發生的衰退風險;其二,大量資金從國內股市與樓市大規模撤退後並未轉進製造業,製造業的資金短缺更加嚴重,說明是經過特定渠道回流到熱錢發出機構那裡去了,至少其操控人是在觀望。
農村消費進一步邊緣化
由於社會貧富分化程度極為嚴重,龐大的底層社會難以實現有效需求,而且中國的信用消費制度並未普及到農村,農村人口仍處於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信息化的邊緣。尤其是免除農業稅所帶來的農村收益,正在被高漲的生產資料(如化肥)價格上漲所剝奪。另一方面,農村也出現了老齡化趨勢,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與九十年代初的建房熱潮消失,從而對建築材料的需求減弱。農村社會耕作商業服務化程度(如聯合收割機全程服務)替代了小農機的應用,因此,進一步壓縮了農機製造業及鑄造業的空間。
由於市場結構畸形與社會公平缺失,農民自主創業的積極性也遠遠低於胡溫開始執政時的水平。筆者調查數據表明:二○○八年第二季度末,農村資產盈餘階層再投資願望比二○○三年底降低了百分之六十;此外,農村整體消費的升級願望(指數)比二○○三年底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農村消費是促進內需擴大的最主要領域,但是由於農村中小企業的生存處於危機狀態,難以向農民提供可觀的現金流量。農村中小企業的危局主要因素是他們要供養饞吃懶做的政府,換言之,原先通過農業稅轉移到政府手中的那部分利益轉成了由農村中小企業負擔。
中國財稅體制確實有大毛病,表現之一就是地方事權大而財權小,因此形成中央財政盈餘與地方財政虧空相伴生的怪現象。但是,不可否認:地方政府的人員基數龐大,平均超編百分之三十以上,不得不靠非稅收入乃至於灰色收入來養活。因此,農村中小企業不僅僅有強烈減稅訴求,而且還有強烈減費願望。目前,農村中小企業的利潤較去年平均水平下滑百分之十五左右,而財務費用卻較去年平均水平上升了百分之二十。財務費用中的絕大部分是貸款利息支出,但仍有相當部分由手續費與其他費用支出構成。其中用於承擔政府各部門的收費及賄賂權力人士與執法人員的部分,估計佔到全部財務費用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經濟理論危機已經發生
不少國外經濟學家迷信中國的政治模式可以解決市場經濟的內在危機。這不是為利益集團所收買,就是常識缺乏的表現。因為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倡導人奧斯卡·蘭格就試圖通過計算機解「數百萬組方程」的模擬市場方式來避免官僚主義與經濟危機。但是,十分不幸,他的理論在現實面前失敗了。到現在,中國的經濟改革實在是沒有突破蘭格的理論界限,所以,在現實的經濟危機發生之前,中國的經濟學理論及經濟學家的倫理已經發生了危機,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摘自:香港爭鳴網頁
綦彥臣
官方媒體力求烘托出一個「奧運符瑞」來,宣稱通過奧運國人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媒體更加開放、國際社會更進一步瞭解中國,凡此等等。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但這些說詞掩蓋不住焦慮的心態──奧運會後中國經濟是否會出現大幅度衰退,重複日本、墨西哥、加拿大、韓國等承辦奧運之後的「後奧運衰退現象」?主流經濟學家如厲以寧等認為奧運後中國經濟不但不會衰退,反而能強勁增長。最保守的觀點也認為奧運會後中國能抗住全球經濟繼續衰退對中國的影響。
不幸的是,無論官媒的心態還是主流經濟學家的斷言,都是偽命題。且不說奧運開幕之際股市暴跌、「奧運行情」化為泡影,只看自六月初以來人民幣資產的走低趨勢,就證明衰落已經發生在奧運之前。
中國經濟面對艱難的「時間差」
接下來,奧運之後的衰落趨勢不但沒法扭轉,而且三十年改革開放迴避的社會政治問題還會在經濟領域集中表現。這是因為通過政治管道的表達會受到合法暴力的鎮壓,而經濟領域的變數不僅是政府最沒法控制的因素,而且它與國際因素的變化密切相關。
按美國的選舉進程看,今年十一月份將確定新一屆政府。以奧巴馬勝選並連任為設定前提,預計到二○○九年底美國才能有較為定型的經濟政策並大致決定其後七年的基本經濟走勢。換言之,從二○○八年九月初至二○○九年十二月底這十六個月的時間是中國經濟最難挺的「時間差」。畢竟中國GDP有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接近百分之四十的份額靠出口來貢獻,美國又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對象。對比出現過「奧運後衰退現象」的日本,其出口貢獻率當時不足百分之十五,加拿大同類數據低於百分之三十的樣子。簡單地說,即便只將奧運當作時點,中國經濟對抗衰退的能力也大大弱於日本與加拿大。
在以後十六個月的「時間差」裡,中國一方面要頂住出口下滑的壓力,在後期還要抗住熱錢退出的驟衰因素。不可否認,熱錢是推動中國經濟泡沫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但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不容忽視。以我作為經濟學者的個體觀察而言,熱錢對中國GDP總額的貢獻率應在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八之間。
熱錢撤退趨勢已見
仍按個體觀察的經驗而論,熱錢撤離對人民幣資產(如股票與房產投資)價格變動的負貢獻率應在百分之十五左右。至於熱錢的撤離規模,尚不算大,估計二○○八年第二季約有三千億人民幣(約折合四百四十億美元,單項退出,沒有與進入流量軋差)。初步分析其撤離領域及其速度與規模的影響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地下金融即高利貸領域,現在有高利率(月利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需求方願承擔)而無貸款額的現象已經很普遍;第二,股票市場持續低迷,滬市A股從接近三千點跌至二千五百點是為證明(九月上旬已經跌破二千二百點);第三,樓市誠信衝突激烈,毀約斷供現象不斷出現。按目前的情況看,二○○八年十一月份以前將有一千億美元的熱錢淨退出額流向其他新興經濟發展國家(如巴西和印度),至二○○九年六月末淨退出額將達到三千億美元(回流歐美金融市場),到二○○九年十二月末這個指標將接近五千億美元,其中並未涉及國外正常投資在製造業退出的份額。按著這個趨勢預測:到二○○九年第二季度末,人民幣資產特別是樓市的價格將比二○○八年第二季度末下降百分之三十;製造業如果得不到降稅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的稅收政策救濟,停工與破產率將由目前的百分之六上升到百分之十五。
熱錢將從中國大規模撤出不是危言聳聽,儘管中國仍是世界看好的一個高增長區域,但是明確的信息已經發出預警信號:其一,有些外資投行的高級經理們已經明確表示「中國的利潤早已經超過了我們預期」,現在撤資有利於規避即將發生的衰退風險;其二,大量資金從國內股市與樓市大規模撤退後並未轉進製造業,製造業的資金短缺更加嚴重,說明是經過特定渠道回流到熱錢發出機構那裡去了,至少其操控人是在觀望。
農村消費進一步邊緣化
由於社會貧富分化程度極為嚴重,龐大的底層社會難以實現有效需求,而且中國的信用消費制度並未普及到農村,農村人口仍處於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信息化的邊緣。尤其是免除農業稅所帶來的農村收益,正在被高漲的生產資料(如化肥)價格上漲所剝奪。另一方面,農村也出現了老齡化趨勢,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與九十年代初的建房熱潮消失,從而對建築材料的需求減弱。農村社會耕作商業服務化程度(如聯合收割機全程服務)替代了小農機的應用,因此,進一步壓縮了農機製造業及鑄造業的空間。
由於市場結構畸形與社會公平缺失,農民自主創業的積極性也遠遠低於胡溫開始執政時的水平。筆者調查數據表明:二○○八年第二季度末,農村資產盈餘階層再投資願望比二○○三年底降低了百分之六十;此外,農村整體消費的升級願望(指數)比二○○三年底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農村消費是促進內需擴大的最主要領域,但是由於農村中小企業的生存處於危機狀態,難以向農民提供可觀的現金流量。農村中小企業的危局主要因素是他們要供養饞吃懶做的政府,換言之,原先通過農業稅轉移到政府手中的那部分利益轉成了由農村中小企業負擔。
中國財稅體制確實有大毛病,表現之一就是地方事權大而財權小,因此形成中央財政盈餘與地方財政虧空相伴生的怪現象。但是,不可否認:地方政府的人員基數龐大,平均超編百分之三十以上,不得不靠非稅收入乃至於灰色收入來養活。因此,農村中小企業不僅僅有強烈減稅訴求,而且還有強烈減費願望。目前,農村中小企業的利潤較去年平均水平下滑百分之十五左右,而財務費用卻較去年平均水平上升了百分之二十。財務費用中的絕大部分是貸款利息支出,但仍有相當部分由手續費與其他費用支出構成。其中用於承擔政府各部門的收費及賄賂權力人士與執法人員的部分,估計佔到全部財務費用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經濟理論危機已經發生
不少國外經濟學家迷信中國的政治模式可以解決市場經濟的內在危機。這不是為利益集團所收買,就是常識缺乏的表現。因為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倡導人奧斯卡·蘭格就試圖通過計算機解「數百萬組方程」的模擬市場方式來避免官僚主義與經濟危機。但是,十分不幸,他的理論在現實面前失敗了。到現在,中國的經濟改革實在是沒有突破蘭格的理論界限,所以,在現實的經濟危機發生之前,中國的經濟學理論及經濟學家的倫理已經發生了危機,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摘自:香港爭鳴網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