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日星期二

歐陽五﹕中國對外援助 應否叫停?


歐陽五指出,中國從國庫來看是富國、大國,但從人均GDP看則是全球倒數的窮國。

【明報專訊】自國際金融海嘯發生以來,就不時有希望中國充當「救世主」的聲音,對此,中國領導人多次表示,中國會和各國一起共同抵禦這場危機,而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則是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中南海的這一決策無疑是有自知之明的。

近年來,中國的對外援助規模愈來愈大,伴隨領導人出訪,幾乎每次都有大手筆的外援。回顧過往,即便是極為艱困的上世紀60年代,中國在背負對前蘇聯的巨大債務時,多年間對外援助的金額居然還高於還債的數目。在成為全球外匯儲備第一的國家的今天,中國加大對外援助的力度無可厚非,何還有諸如確保本國短缺的石油資源供應、提高國際威望等戰略考量,但應該把處理外援與維持國內的社會穩定聯繫起來,不要「好事變壞事」。

近日在互聯網上,便有多篇對中國對外援助存有不同意見,乃至頗有些激憤的文章。比如一篇題為〈中國對外援助應該叫停〉的文章,談到新加坡資政李光耀1976年訪華時,鄧小平親口告訴他,中國援助越南的款項高達200億美元,且屬無償性質。文章慨嘆:「作為普通的中國人,我們無法知曉政府在類似的行動中到底付出了多少個200億美元。」

這些文章提出的觀點值得執政者留意。由於金融海嘯的影響,中國明年GDP增速將大幅放緩,企業倒閉與失業人數上升,社會群體事件時有發生,而社會群體事件說到底主要還是生活水準下降,根子與對外援助一樣在於一個「錢」字;中國還有以千萬計的貧困人口,城市事業單位自前年以來工資巋然不動,物價則大幅上漲,這些也還是「孔方兄」的問題。恰在此時,人們卻隔三差五看到國家對外援助的揮灑,譬如人民網報道:「50多年來,中國盡最大努力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截至目前中國已向160個國家和區域組織提供了援助」,「援助專案達2000多個,為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8萬餘名管理和技術人才,減免了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對華債務,其總額逾160億元人民幣」。

應對國民作有必要說明

筆者認為,對外援助關乎國家戰略利益,因此不可不為,但與此同時,許多「功課」也要做好。首先應該對國民有必要的說明,要增加透明度──究竟花了多少錢,為什麼非花不可,怎樣確保援助款發揮實效。須知,花費的每一分錢都是人民的血汗錢。

其次,要繼續執行「韜光養晦」的國策,須知中國從國庫(包括外匯儲備)來看是富國、大國,但從人均GDP看則是全球倒數的窮國。

第三,應以本國人民為「第一優先」,該漲工資的要漲(更可刺激消費);貧困人口脫貧、社會群體安撫皆不可等閒視之。

最後,對「制訂對外援助法」的呼聲應予以回應,在適當時機推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