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

中國學府弊案叢生

(大陸)
祁鳳還

  整整九十年前,即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歷經七年留洋生活的胡適先生回國。他努力考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將諸多看法記於筆下,令其最為不滿的是教育體制,其曰:「在我看來,中國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簡直可以亡國。」目前,發生在中國學府的作弊醜聞,無疑為胡適先生的讖言做了現實的印證。
  「槍替」市場化,官僚注水化

  目前,「槍替」已經市場化,它也是學術民工自發創立的補償機制。市場價格信號大體如此:代寫一篇碩士論文,價格約為七千元上下;代寫一篇博士論文,價格則在六萬元左右。考取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可以付酬找到論文撰寫者,本質而論,是一種灰色市場現象。這種灰色市場更是政治權力不規則擴張的結果,即官僚體系的假學歷、假學位無一不是靠權力資本獲得的。由於權力市場灰色影響的擴大,大學作為官府的構成部分也就能更便捷地模仿權力市場的行為。只不過這種模仿更公開、更具有經濟計量的特徵。比如在一些大學集中的城市,如北京和南京,大學周邊形成了自發的勞務市場:「尋槍」與「出槍」信息流量特別大,前者是需求,即希望找到替考者,後者是供給,即希望從替考勞務中得到經濟報酬。尤其一些師範大學的在校學生更成了「出槍」的勞務載體,他們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願當「槍替」,實際參與一次以上並獲得豐厚報酬者已經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需要說明的是,「槍替」現象的涉及範圍不只是在大學內部,更主要的部分是大學提供勞務資源向社會特定人群服務,例如替公職人員考取公務員資格、替專業人員考取職稱資格,乃至於替出國人員考取英語資格。

  作弊普遍化,機關食利化

  中國歷史上「教育亡國」最有名的王朝是清朝,即便它在中晚期以後腐敗透頂,還是以反對科場腐敗為其增強政治合法性的手段之一。而在當下中國,教育產業化之後,高考、中考與專業資格考試的弊案叢生,對涉案人的處理無一不是法外開恩,輕描淡寫地了事。所以,到二○○八年高考與中考時,作弊行為達到了中共建政以來的頂峰。

  根據全球有影響的反腐敗機構「追蹤國際」對全球二○○七年狀況的調查表明:「中國警察和法官的索賄現象較多。從索賄案涉及的人員來看,百分之八十五的索賄案與政府工作人員有關,其中有百分之十一與司法部門工作人員相關。」

  司法部考試中心賣題案恰恰證明了素有「天下第一考」之稱的國家司法考試試題被司法部主管人員出賣,每份試題與答案以一萬到七萬不等的價格賣給北京市、浙江金華與寧波、山西臨汾、河北唐山共五地的考生。至於此前司法考試的試題是否被泄露過或者該考試中是否有作弊現象,官方對此一直諱莫如深。但是,國家司法考試是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職業資格考試,而由考試作弊產生一批這類的法律專業人士,中國司法公正的前景可想而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