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

廉價的訪問,高價的付出─初評陳雲林訪台

(台灣)
金 波

  這次中共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到訪台灣,是六十年來中共最高階官員來台,應說是大事一件,但是,比起當年的辜汪會談,其轟動性卻真是少了很多,人們多數都處於冷靜觀望的狀態。這不僅是因為兩岸間的來往已經成為很平常的事,而且今天的國民黨已和辜汪會談時的國民黨不一樣,比起兩蔣及李登輝,現今的國民黨對台灣的忠誠度,做不到讓人高忱無憂。高層政治人物借助這場政治劇,會不會瞞天過海做些什麼交易,就是值得留意的重點。
  「不談政治」是最新政治騙術

  這次陳雲林來訪,雙方官員的口徑一致,就是對外一再強調不談政治,只談一些實際問題,如經貿問題等。但是,共產黨是政治動物,過去如此,現在也如此。「不談政治」?你事前在私底下沒有滿足他的政治索取,雙方私下沒有達成重大默契,並且按照他意圖,構劃好一套很細膩的劇本,他會答應派海協會會長來演出這政治大戲嗎?實質上做了最大的政治動作,這個大動作就是逐步地矮化台灣,並且使這種矮化成為定局。這種檯底交易(出賣),從這次來訪的會場之外已暴露出不少蛛絲馬跡。

  警察暴力反映台灣被矮化

  雙方其實不必做賊心虛的說「不談政治」,只要雙方真是「對等」或是「平等」的,談政治有何見不得人。

  客從遠方來,我們盡地主之誼,熱情接待是必要的。但是,僅從單方面看,還看不出問題,如果反過來一想,台灣等同級數的海基會會長去大陸訪問,他們會不會出動那麼多警力,會不會機場淨空。或許,早些時候,中共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訪問台灣南部時,被抗議的民眾撞倒,這作為一個個人安全的警訊,日後加強人身保護,這是應該的。但是,以此為藉口,過度的拉高安全的規格,這就是人們議論、甚至是爭論及衝突的起因。中共也會藉口說,我們沒外來官員被推撞的危險,因此不必要做這樣規格的保衛工作(中國大陸沒有集會自由,不論什麼人來訪,都不會抗議集會)。但是,他們肯定不會將五星旗收起,讓「一小撮人」(中共的習慣用語)舉著青天白日旗來機場。故意造成兩岸同級官員禮遇大落差,就是自我矮化。社會對立、有不同意見,這是民主社會的常態,為何要用強大警力來對付和平示威者。看到警察粗暴的強行將國旗扯下來的一幕,是筆者最難過的一刻。在民主國家,掛納粹旗子也沒人會去強行干涉。比較正確的做法是,在陳雲林去的會議室、宴會廳及賓館,不要硬掛國旗去剌激他。但是在一些原本就有國旗的公共場合就不應扯下國旗了。

  這種社會退化的表現,也是自我矮化所造成的。

  這次陳雲林的「歷史性訪問」,場外的抗爭搶了陳雲林的風頭。抗議基本上是和平的,是警察過度使用暴力,警察扯國旗確是違憲行為,不然馬英九怎麼會講「插國旗還是歡迎的」。這次的抗爭以綠營者為主,卻不見藍營者有大型的反制動作,因為他們不少人心中的感受是複雜的,既不願意見到綠營冒頭,又擔心馬英九真的又會做錯了什麼事,使他的滿意度更不易回升。另外,媒體的採訪也受到粗暴的阻攔和限制,新聞界的不滿,更會加深這次訪問的焦點走樣。瞬眼之間,社會制度好像變了,為了中共一個部長級官員的到訪,卻付出如此沉重的社會政治代價,是為台灣好?客觀的講,這次綠營的抗議集會所起的正面作用,就是提醒馬英九不要作過度的讓步。

  有人說馬英九想利用陳的來訪,來增加自己的政治本錢。這話不錯,馬也確實有這樣的算盤。但是,這種事是不易用來增加本錢的,而是要有本錢才可以做這樣的事來「錢滾錢」。現在,逐漸丟掉國家的本錢,還談什麼增加個人的本錢。

  那些喊反共口號長大的人,老是流著眼淚高喊「誓死保衛中華民國」的人,現在搶著和共黨高官擁抱,去派警察扯下中華民國的國旗,這不是可笑可悲嗎?

  別有用心的民調

  有某藍色媒體民調說,有五成多的人對陳雲林的到訪表示歡迎。這些民調數據要做仔細分析了。在接到民調電話時,要人家說「不歡迎」,這很令人一時難出口。不論什麼人,能來訪問,在禮儀情理上講,都是應當歡迎的,這是一個民主制度下的自由人應有的風度,如筆者,雖然有不少疑問,也一樣歡迎陳來訪的。但是說「歡迎」,不等於內心沒有憂慮。很多人現在的內心在想,「我們將得到什麼,而失去什麼」。得與失之間一時很難看出,尤其在偽裝之下的政治後果更是一時之間看不出來,當看出來時,就已損失慘重了。因此,這樣的民調是很有心計的。最後,當民眾看到的經濟效益根本與吹噓的有很大的距離,尤其是失業率再居高不下,而政治上越來越軟弱,馬英九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這樣的經濟協定對誰有利?

  這次陳雲林來台,主要的任務及成果據說就是和台灣簽署四項協定。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表示,「這次的四項協議,可以讓台商回鄉的路更近,也讓每年四百至五百萬到大陸的台灣民眾更節省時間跟成本,對很多台灣中小企業,是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的好機會,對台灣廣大消費者確保食品安全也相當重要,我相信,這次訪問一定會帶來豐碩的成果。」

  另外還有一項沒講,就是開放台灣的工程招標給大陸的投資者(背後幾乎都是太子黨)。這樣的訪問成果,其實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給台灣的資金外流得更快,給大陸的偽劣毒商品流入台灣開啟方便之門。這樣有利於中共而對台灣有長期傷害的事,中共歡迎都來不及,哪需要「努力六十年才請來」?筆者一再指出的是,即使雙方沒有政治問題,單純經濟問題,兩岸是如此性質差異的經濟體,雙方的經貿來往也要謹慎,不可一頭熱。

  馬英九兩岸政策的虛實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主要有兩句話,一句是大家熟悉的「不統、不獨、不武」。另一句是,兩岸之間一時做不到互相承認,至少做到互不否認。這兩句話走的都是中間路線,但是筆者感到後一句話更有創意。互不否認,應是口頭上不相互攻擊,大家做點實事來表示認知到對方的存在。從國民黨官方的解釋,現在請陳雲林來訪,就是互不否認的表現。

  但是,這兩句中間路線的話,只要有心偏一點點,就會完全變質。不統不獨,變成了「不獨、暗統」。檢驗的標準很簡單,就是無論何時何地,都堅持「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而「不武」,又是檢驗「不統、不獨」的另一個試金石。不武,應是不會主動對外使用武力,包括兩岸之間,如果不武是自我解除武裝,那不統不獨就是假的。現在立法院又傳削減軍費,並且據報道,馬政府已暗中下令,停止生產具有「台灣神斧」之稱的雄風──E游弋飛彈,任由中共不斷增加部署對準台灣的彈道飛彈,而單方面撤除自己的嚇阻武器。這是一個很不祥的訊號。

  各自表述勿變成不敢表述

  有藍色媒體事前評論道,這次來訪,是台灣表演「各自表述」的機會。但是,國旗不准插、「馬總統」不准講,這是什麼「表述」啊?在「經濟協定」、「不談政治」的掩護下,轉移了台灣人的視線,台灣悄悄的被矮化了,這就是陳雲林所說的「走出了關鍵的一步」,也是大多數台灣人不願見到的黑色的一步。

  馬英九說,改善兩岸關係是為了台灣的安全。這話聽起來也蠻好聽,但是,改善兩岸關係靠出格的媚眼奉承,到頭來,國家會更不安全。這種先例,歷史上多的是。

  馬英九上台已半年,經過這半年對他的觀察,已可歸納出對他的兩大擔憂:在內部經濟建設方面,不懷疑他有拼經濟的決心,但是擔憂他沒這樣的超能力,因為他以前沒重大政績可以證明。在兩岸方面,他講的兩句政策都不錯,但是擔憂他是說一套,做另一套。在表演手法上他唱白臉,其他的實際做事的人都唱黑臉,這樣配合做戲,台灣會被偷偷的出賣掉。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