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

民主與建制兩極化發展

桑 普

  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泛民取得分區直選三十席中的十九席,創歷屆新高,另取得功能組別四席,共得六十席中的二十三席,跟其餘三十七席建制派議員分庭抗禮。在這些數字背後,民主派與建制派的兩極化發展是否已見端倪?香港民主之路何去何從?值得我們深思。
  港人認同激進抗爭行動

  先講兩極化的發展實況。泛民陣營內政黨林立,包括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前線、民協、街工、職工盟等黨派,以及其他無黨派的獨立民主人士。他們在民主運動的抗爭路線和終極目標這兩方面,取態未盡相同。在抗爭路線方面,泛民要純粹坐在議會內抗爭(通過修法來實現民主),抑或要在議會和街頭同時全力推動雙軌抗爭?在抗爭目標方面,泛民只批評香港特區政府管治失德,濫用權力,抑或還要將香港與內地民主發展聯繫起來,在批評特區政府的同時,勇於批判黨國專政體制禍延香港,以爭取兩地早日實現憲政民主?標榜為旗幟鮮明反對派的社民連得三席,從八九民主運動中冒起而由港同盟蛻變而成的民主黨(包括將要歸併民主黨的前線)得八席,從近年「四十五條關注組」演化而成的公民黨得四席,其他民主黨派各得一席。相對激進的社民連黃毓民和梁國雄分別成為了九龍西和新界東的泛民票王,成績優異。儘管財源匱乏,社民連卻依然能擴充議席,所倚靠的是市民期盼引入更強悍的力量來推動改革。另一方面,作風相對保守和溫和的公民黨僅得直選四席,空降的張昭雄和毛孟靜相繼敗選,湯家驊和梁家傑票源明顯減少,當選的五位議員全是大律師。除了地區工作、政黨與個人形象等失票因素外,更涉及到公民黨對民主抗爭路線和目標的取態,有無旗幟鮮明地體現民意洪流。畢竟,熱愛民主自由的香港市民對民主運動的抗爭路線和目標已有更高的要求,並擴展到對更激進抗爭行動的認同和接受,不容忽視。

  建制派唯北京之命是從

  至於在建制陣營方面,中聯辦多年來從提名、列隊、動員、配票到固票,事必過問,眾所周知。但今年卻來一次大變陣,改變了以前平衡兼顧民建聯(親共派)和自由黨(中間派)選舉利益的政策方針,轉而奉行以下八字綱領:「又紅又專,分而治之」。「又紅又專」就是指:搞垮中間騎牆的自由黨,同時捧托表面上疼黨愛國的親共人士(包括民建聯、工聯會和中聯辦暗中支持的所謂獨立人士),直接而迅捷地將建制陣營推向極端。「分而治之」就是指讓建制陣營之間互不統屬,互相監視,但只能由中聯辦在幕後一手抓。今後建制人士的政治出路恐怕只剩一途:不斷向黨國上意靠攏,表現得又紅又專,在關鍵時刻(無需在任何時候)唯命是從。這樣一來,建制陣營已開始逐步走向極端。

  「中道」觀點似是而非

  觀乎民主和建制陣營各向兩極發展,本身未必是件壞事,至少能讓市民更容易辨察和理解各議員的誠信和屬性,迫使各議員清晰表態,無法含混過關。不過,目前有一種流行的觀點(包括曾特首十月《施政報告》)很值得大家注意。這種觀點認為:「兩極化」的選舉結果對香港民主發展並無幫助,因為它偏離了「中道」(被《施政報告》稱為「第三條道路」和「中庸之道」)而分別向左右靠攏,部分民粹議員更被選上,如有民主的一天,可能會是劣質民主。只要我們能細心思考,就可知這種侃侃而談「中道」的觀點似是而非,值得警惕。

  「中道」是中庸之道,避免過猶不及,追求「執中」。在中國傳統社會觀念中,和、均、安是常道,衝突和矛盾是變道(由此可見,中庸之道跟唯物辯證法、階級鬥爭觀,完全格格不入)。然而,和、均、安是否代表一切政治行為都必須以和為貴,不要爭執?如果將全港民意依照光譜一字排開,一邊親共建制派,一邊民主派,夾著一堆中間派,是否代表中間派的「中道」就等於民意的平均數或中位數?將民意平均的觀念與民主多數決的思想哲學又有無不同?依筆者之見,答案都是否定的。《論語》有謂:「天下有道,庶人不議」。由此可見,如果天下有道,已經和、均、安了,也就沒有什麼好爭論;但如果天下無道,已經失去了和、均、安,社會向惡勢力傾斜,有正義感的士大夫理應起而議之。在沒有普選的不公義社會中,士志於道,表現為泛民議員積極參與選舉,盡力爭取普選,批判社會時弊,有何足怪?因此司馬遷才會說:「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這正是真正的中庸之道。由此可見,真正「中庸之道」的所謂「致中和」和「執中」絕對不是信奉平均數或中位數等和稀泥概念,或者像《施政報告》所說的「溫和、利益平衡、協調及共識之路」,而是要實事求是地探尋「道」的真諦,順天應人,達己達人,付諸實踐。

  在晚明時期,大儒王陽明說:「道無方體,不可執著。道即是天,若識得時,何莫而非道?若解向裡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不處不是此道。亙古亙今,無始無終,更有什異同?」這一番話代表了新儒家的尊重個人良知、獨立思想與容許多元探尋「中道」思想的新路。這當然不代表王陽明提前擁抱現代西方民主制度並有先見之明,但這種儒家新思潮卻可以讓中國傳統的「內聖外王」智慧比較順利地跟西方的民主制度接軌。定期普選,落實憲政,體現為以個人多元獨立思想(人心)為根本而定期輪換統治者的政治制度,與王陽明的說法並無矛盾。明乎此,所謂今次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偏離中道」的說法,可謂完全迷失在「溫和、利益平衡、協調及共識之路」的深層迷思中。相反地,推銷假民主、真專制的親共建制派人士當選,甚至在行政主導體系內弄權擅政,才是真正偏離了正道,並構成了目前香港政制仍無法落實「中道」的重要障礙。

  應立足於憲政民主制度

  孫中山先生曾經引用《孟子》來論述他所主張的「民權主義」在中國的起源。他說:中國古昔有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有所謂「民為貴,君為輕」,此不可謂無民權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無其制度。

  依筆者之見,立足於保障民權的憲政民主制度,正是「中道」的制度化表現。它不是完美的(例如無法全面杜絕議員們偏狹的小眾利益思考),但卻提供一個難得的自由開放機會,將衝突和矛盾浮上檯面,引進理性討論,有機會避免民主劣質化。明乎此,一切將中庸之道跟和稀泥等同的誤解或曲解,自當一掃而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