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

金融海嘯與美國大選

(美國)
周 晉

  三○年代以來最大經濟危機
  世上絕沒有人事先能預料到九月在美國颳起了如此猛烈的金融風暴──「金融業的九·一一事件」。

  自九月十四日晚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證券被迫賣給美國銀行始,到九月二十一日晚華爾街「碩果僅存」的兩大投資銀行──第一大的高盛和第二大的摩根士丹利轉型為傳統的商業銀行止,華爾街度過了自二○○一年九?一一事件以來最黑暗的一星期。短短一周內,美國三大股市指數如自由落體般日日暴跌。道瓊斯指數在連跌八天後,一度棄守八千點大關,為五年來的最低點。世界上最大的四家美國投資銀行全部走入歷史。全球最大的民營保險集團AIG一夜之間被美國政府以八百五十億美元收購(後又追加三百七十八億美元),AIG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最大的「國有企業」。美國政府動用高達七千億美元的天價去購買美國金融機構的壞賬,是自一九三○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絕無僅有的對金融市場力度最大的干預措施。加上之前之後的一系列相應事件,整個九月,美國飆起了狂烈的「金融颶風」。

  全世界都瞠目結舌地注視著華爾街這一樁樁接踵而至的巨變。美國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把這次金融危機稱為「百年一遇」;「股神」巴菲特更將其喻為「經濟的珍珠港事件」。美國陷入了自一九三○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

  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美國的九月金融風暴迅速引發為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全球各地股市應聲暴跌。截至十月十二日為止的一周內,全球股市蒸發超過六萬億美元。

  十月八日,全球七家主要的中央銀行──美國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中國央行、瑞士央行,史無前例地幾乎在同一時間宣佈以幅度不同的減息救市,緊接著又有多家亞洲央行跟進。然而十月九日全球股市繼續暴跌、十月十日國際油價大幅下挫至七十七點七美元,都證實了這一系列全球央行大規模減息救市措施的失效。十月十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來自二十六國的央行和財政部官員開會,準備成立二千億美元的資金對財困國紓困,但IMF端出的牛肉短期內難以立竿見影。

  第三第四波危機相繼到來

  如果以二○○七年夏季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所引發的次貸危機為第一波危機,今年九月爆發的美國金融危機為第二波危機,那?製造業的倒下將是第三波危機。

  金融風暴爆發的必然結果是信貸的緊縮。目前,流動資金短缺的危機席捲了美國各主要金融機構。它們誰都不再信任對方,誰都不願意輕易把錢借給對方,這直接導致了金融機構間借貸成本的提高、信貸規模和信貸交易數量的萎縮,直接波及到實體經濟的發展。流動資金的短缺首先削弱了企業借貸投資的意願。企業投資意願的削弱自然會削減就業機會、增加失業人數。企業也將以削減各項支出來應對流動資金的不足,影響到非個人消費品市場的快速萎縮。該市場的萎縮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意願(因為生產出的產品沒人要),形成了一種投資意願的惡性循環。

  流動資金的短缺也會影響到個人消費。金融危機使個人儲蓄受到威脅,銀行賬戶和退休金賬戶的縮水使消費者深感憂慮,其後果是全面縮減不必要的甚至是必要的支出。而一旦投資和消費雙雙走弱,經濟衰退就難以避免了。

  第四波金融危機是高達九千五百億美元的信用卡壞賬將嚴重衝擊諸如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這類從事信用卡業務的金融機構。主要經營信用卡業務的銀行雖然在房貸危機中倖免於難,但經濟不景氣和失業使持卡人積欠的款額越來越高。更嚴重的是,信用卡的申請者無需以任何資產作抵押。故一旦持卡人無法還款,發卡銀行將無從取回持卡人的任何資產作抵償。而美國政府的七千億美元救市計劃並不包括拯救這類信用卡發卡銀行。

  金融風暴對美國大眾的影響

  美國金融風暴的最大受害者是美國民眾。《華爾街日報》指出:由於房價的無情下滑,現在有約佔全美有房戶總數六分之一的一千二百萬戶美國家庭,其背負的房屋貸款額高於該房屋現在的價值。更令人沮喪的是,格林斯潘早在七月三十一日就預測:目前美國的房價還遠未見底。不少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的房市要到二○○九年上半年才能止跌,並預測在目前的價位上還要再下跌百分之二十。

  美國國會高級預算分析師十月七日估計:過去十五個月來,美國人的退休賬戶縮水了高達天文數字的二萬億美元。許多美國人不得不延緩退休,減少大額支出,尋找其它的兼職工作。面對困頓的經濟環境,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感到精神緊張,擔心丟掉工作,擔心付不起賬單;夜?輾轉反側,白天身心疲憊,健康亮紅燈。與此同時,社會犯罪案件也快速上升。

  金融風暴對美國大選的影響

  美國這次的金融風暴對政治的影響是迅速而直接的。九月二十九日,總值達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在眾議院以些微的差距被否決,就是與選民互動更直接的眾議員們真切感受到了來自選民的巨大壓力的結果。十一月份美國眾議員們也面臨改選,而選民大多數不贊成用納稅人的巨額金錢去填補華爾街的貪婪大鱷們捅下的天大窟窿。即使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眾議員們內心?贊成該救市方案,他們在第一次投票時也不得不投反對票以示對自己的選民有所交待。

  在金融風暴的強烈衝擊下,不到一個月後就要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的議題反而被邊緣化了。一般美國人多認為民主黨比較擅長解決經濟問題(前總統克林頓的「前車之鑒」不遠),而經濟是美國人當前最關心的議題。據CNN等機構於十月三日至五日進行的民調顯示:當計入其它三名次要政黨候選人的因素時,奧巴馬以百分之五十三的支持率首度大幅領先麥凱恩百分之四十二的支持率(單獨比較二者則為百分之五十三對百分之四十五)。而僅僅在兩周前,奧巴馬僅以些微的優勢領先麥凱恩。十月九日公佈的蓋洛普民調也顯示:奧巴馬繼續以百分之五十二的支持率大幅領先麥凱恩的百分之四十一的支持率。顯然,金融風暴在大選前的「及時」爆發,紓困案的金額如此龐大,股市暴跌得這麼厲害,每件事都對奧巴馬有不小的加分效果。一部份深受金融危機困擾的選民自然會把對共和黨總統小布殊的怨恨,轉嫁到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的身上。經濟和股市如此左右美國的大選,為歷屆大選所僅見。

  金融風暴的實質和諷刺

  美國這一波爆發的金融風暴,表面上是因為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實在太貪婪、美國政府的金融監管機構未能善盡其責,其實是對美國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型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一次懲罰,也促使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全面反思美式自由經濟體制的規律和局限。九月金融風暴令美國政府尷尬不已的是,它一直以來不遺餘力地向全世界大力推銷美式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到頭來自己卻動用高達七千億美元救市;共動用一千二百二十八億美元的天價將民營的AIG「國有化」。

  美國的下一屆新總統應該從這次金融風暴造成的全球性金融海嘯得出結論:不管世人願意還是不願意,美國仍在領導和深深影響著這個世界;美國仍然從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在地球村的時代,美國不能只輸出金融風暴和財政赤字,美國也對世界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