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

新土改:中國特色的土地兼併

(大陸)
管 見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之際,「新土改」熱鬧了一陣。先是胡錦濤到小崗村講了幾句,致使議論驟然間升溫,但全會公報對此很少提及,失望者有之,興奮者也有之。不過,全會的決定隨之公佈,胡錦濤先前透露的意思,總算是見諸於文件,其中的實際意圖,看來也更為清晰了。
  新土改燃起「左派」怒火

  五年前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就已經提出「農戶在承包期內可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那麼,現在再提「流轉」,似乎是意味著土地私有化可能在「流轉」名義下有更實質的推進。於是,「新土改」激發了自由派的熱情,同時也燃起了「左派」的怒火。接著,中共的全會公報虛晃一槍,仿佛「流轉」之事煙消雲散,自由派不免大為失望,「左派」當然很高興,甚至有評論說,「土地實際私有化的『流轉』車輪……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上?住了,停止了,無聲了」,「因為遭遇到了中國左翼力量輿論上相當有組織的強大抵抗。右翼精英在海內外媒體上,已經完全不掩飾他們的挫折和沮喪」。話音未落,中共的「決定」公佈,表明「流轉」車輪還是在轉動。

  「土地私有化」子虛烏有

  其實很簡單,中國共產黨根本沒打算推行「新土改」,它還是繼續堅持國有體制支配下的土地制度現狀,只是要更進一步推動「適度規模經營」而已。

  中共再度強調「流轉」,看上去是要實行土地私有化,至少,它給人們這樣的印象,似乎土地可以買賣了,中共高層要「與左派決裂」了。這樣有一個實際的好處,就是召喚「左派」行動起來,捍衛土地公有(集體所有),反對私有化。於是,中共就可以依靠「左派」的支持,在維持土地「集體所有」不變的前提下,推動「中國特色」的土地兼併。

  這樣的政治把戲,或曰「曲線土改」,表現出挺不錯的技巧。

  改革中,農民爭得了土地經營權,現在胡錦濤說,「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還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也就是承認農民的經營權並不充分、缺乏保障。這種狀況的原因,在於農民沒有土地所有權。同時,中共的鄉鎮政權頑強地控制、干預鄉村組織選舉,確保「選舉」出來的村幹部聽命於上級,確保他們掌握的「集體土地」可以根據上級政府的意圖而「流轉」,確保農民無法通過自治而使土地「集體所有」弄假成真而干擾大局。也就是說,中共根本無意真正解決農民土地經營權不穩定的問題,相反,它堅持維護土地「集體所有」,在農民沒有土地所有權的狀況下迫使農民將其經營權市場化,通過「流轉」導致土地權益流失。

  這樣的土地「流轉」,政府得到可觀的利益,不如此不能體現出土地國有的實質,同時鄉村幹部也能得到好處,即土地國有所能夠包容的私有,一旦發生事故則可以斥之為「腐敗」,歸咎於個人,確保不傷害到基本體制。至於農民利益,則可以盡量壓到最低限度,若是稍微高一些,就是很大的「德政」了。

  胡錦濤講得很清楚,他說的是「要根據農民的意願,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中共全會的「決定」也是如此,「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都是把土地經營權「流轉」與「適度規模經營」聯繫在一起,即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土地兼併,或「中國特色」的「土地私有」。人們一般認識中的所謂「新土改」、所謂私有化,根本就是子虛烏有。那些沉浸在「烏有之鄉」的「左派」擂動戰鼓,反對私有化,當然正合中共心意,讓他們擋在前面為捍衛土地「集體所有」而與自由派廝殺,並威懾那些敢於反抗的農民。「左派」們喜歡論述「土地私有化導致土地兼併」,無視土地「集體所有」外衣下農民失去土地的現實。農民為維護其土地經營權的抗爭行動,近年來已越來越多、越普遍,而現實中的土地「集體所有」體制,不僅導致農民失去土地,更使得農民在抗爭中處於極其被動的境地。

  胡錦濤維護土地集體所有

  「中國特色」土地兼併的強大車輪正在滾滾向前,抗爭的農民遭受到越來越無所顧忌的武裝鎮壓。現在,胡錦濤為首的中共中央表態,他們站在「集體所有」一邊,所謂「根據農民的意願」則從來都是漂亮的口號,「左派」被這種政治伎倆所迷惑,還自我感覺良好。

  同時,「適度規模經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權勢集團大規模地向農村發展,不無可能。中國的國有銀行很勢利,它們不支持民營中小企業,它們覺得在農村無利可圖,看來急於擺脫其農村網絡的負擔,悄悄地從那裡退出。但是,工業資本(如家電業、電腦業)以及外資銀行,則已經開始在農村佈局。權勢集團中嗅覺靈敏的人們可能會看到牟利的機會,產業資本可能會向農業發展,這時,「適度規模經營」就可以很方便地為其所用。如果這條路走得通,權勢集團在農業中經營成功,「中國特色」土地兼併就會有更大的發展。這時,土地「集體所有」的外貌不變,用途不變,完全符合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農民的經營權益,則通過土地「流轉」而轉化為受僱傭的權利,中國農村就又是一番景象了。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或許更為清晰。

  農民仍只能屈從於權勢擺佈

  中國改革走的是「增量改革」之路。國有體制維持不變,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國有企業之外能闖出一片天地,乃因為非農產業不局限於土地。農民則不同,他們沒有土地所有權,經營權也不穩定,在農業中因為土地「集體所有」而受制於土地,在農村裡受制於村幹部及其背後的鄉鎮政府,只有到城市去作「農民工」才體現著更多的自由。中國共產黨看得很清楚,農村中土地之外沒有什麼「增量」,堅持土地「集體所有」不動搖,農民在土地上就沒有多少自由創新的空間,他們就只能屈從於權勢擺佈,屈從於命運安排,他們就擋不住資本進入。在理論上輿論上,則自有「左派」為其搖旗吶喊──只要他們支持土地「集體所有」,他們對土地「流轉」的批評其實無足輕重。那麼,以土地「流轉」支持「適度規模經營」這一「中國特色」土地兼併之路,似乎沒有多少真正的風險。

  當然,關鍵還在於農民如何動作。

没有评论: